數日后,太守陳懿又公布金城十縣主要官員的任命,有些是近幾年已調整過的
張繕,允吾縣縣長;夏燁,允吾縣縣丞;魯齊,允吾縣縣尉;張穗,允吾縣五官掾;成琦,允吾縣功曹;韓碌,允吾縣主簿。
趙延,枝陽縣縣長;郭丹,枝陽縣縣丞;于鶴,枝陽縣縣尉;成公適,枝陽縣五官掾;江明,枝陽縣功曹;樊山,枝陽縣主簿。
虞文,金城縣縣長;羅溫,金城縣縣丞;解瑗,金城縣縣尉;韓鏨,金城縣五官掾;成公燁,金城縣功曹;邊波,金城縣主簿。
張純,允街縣縣長;單笠,允街縣縣丞;丁弘,允街縣縣尉;郭泊,允街縣五官掾;江杜,允街縣功曹;成公單,允街縣主簿。
孫渤,榆中縣縣長;畢艾,榆中縣縣丞;祖余、榆中縣縣尉;邊睿,榆中縣五官掾;韓果,榆中縣功曹;成公惠,榆中縣主簿。
王惠陽,浩亹縣縣長;胥望,浩亹縣縣丞;譚甫,浩亹縣縣尉;韓泓,浩亹縣五官掾;張珀,浩亹縣功曹;成凱,浩亹縣主簿。
馬艾,令居縣縣長;栗錄,令居縣縣丞;匡方,令居縣縣尉;淳于德,令居縣五官掾;郭秉,令居縣功曹;韓稱,令居縣主簿。
郭缊,破羌縣縣長;段賀,破羌縣縣丞;萬東,破羌縣縣尉;毛暉,破羌縣五官掾;竇葉,破羌縣功曹;趙樸,破羌縣主簿。
樊煜,安夷縣縣長;曾禮,安夷縣縣丞;申熙,安夷縣縣尉;趙格,安夷縣五官掾;池余,安夷縣功曹;閻舉,安夷縣主簿。
宋閔,臨羌縣縣長;高頌,臨羌縣縣丞;景京,臨羌縣縣尉;田珂,臨羌縣五官掾;陽盧,臨羌縣功曹;蔣楚,臨羌縣主簿。
十縣官吏中,四名縣長張繕、趙延、孫渤、宋閔為宦官子弟。夏燁、郭丹、畢艾、栗錄、段賀、高頌六名宦官子弟均從縣尉升遷為較好的六個縣的縣丞。
十縣的縣尉和四縣的縣丞全部被朝廷和宦官塞進第一屆鴻都門學諸生的畢業生,魯齊、于鶴、羅溫、解瑗、單笠、丁弘、祖余、胥望、譚甫、匡方、萬東、曾禮、申熙、景京共計十四人。
鴻都門學諸生生源都來自平民,引起金城十九家望族極大的反感、失望和失落。
本地官吏干了十幾年都得不到調職和晉升,這些平民毛孩子一畢業就能出任縣丞、縣尉。
按金城塞進十四人估算,應共有一千五百名鴻都門學畢業諸生分配到十三個州一百零六個郡國。
韓遂這才看出太守陳懿的無奈,勉強接納平衡各方面塞人進來的勢力,唯一能做的是把四名任縣丞的宦官子弟調整到宦官子弟任縣長的四個縣中。
上計集簿已匯編成,韓遂帶著淳于春前往太守府接受代表州刺史的郡從事掾江申和郡從事史邊輝的監察和詢問。
張雅在任時已基本完成匯編,張雅和淳于春有著多年上計事務的經驗,韓遂接任本年事務直接采用。
江申和邊輝只提了些小的建議,韓遂和淳于春回府修訂。
十一月,引門客東北地、東雁門和逃到蜀郡的引弓門客東巴郡等分別傳來信報。信報內容串在一起可知
板楯蠻寇亂益州巴郡、蜀郡、漢中郡,御史中丞蕭瑗督軍平叛多年未克定,只恢復了蜀郡大部分和漢中郡一部分。板楯蠻一直占據整個巴郡。
鮮卑總酋首檀石槐上年死后,檀石槐二十八歲的子和連繼位。
和連文武才干遠不如其父,壓不住陣腳,鮮卑聯盟名存實亡,漠北東、西、中三域的相鄰部落開始相互攻擊。
見父連年進攻幽、并二州無果,和連謀劃聯合置鞬部落進攻涼州北地郡。
置鞬以大疫為由不答應出兵,和連只好本年帶直轄部落騎兵穿過置鞬領地長途奔襲北地郡。不曾想,北地郡善弩射的一位庶人射死和連。
和連子騫曼幼小尚不滿十三歲,近十五歲的和連兄子魁頭繼位總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