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尚書臺,韓遂和袁術分頭去約人。
晚上,韓遂邀請在京城的熟友到揚韓家揚州樓赴宴。
尚書侍郎袁術、議郎曹操、虎賁軍左陛長韓卓、吏部尚書右丞司馬防、尚書侍郎黃衍、越騎校尉屬下屯將吳匡、虎賁中郎橋蕤、金城郡上計掾韓遂八人到場。
袁術帶來家鄉汝南郡汝陽縣杜康酒,酒過三巡,曹操等連夸酒好,正宗杜康。
袁術道“杜康酒起源于豫州梁國虞縣虞城縣綸城少康秫酒,虞縣乃少康中興之地。
自豫州梁國睢陽縣、虞縣、蒙縣等地盛產絲綢后,河水和井水都受到洗絲廢水的影響,秫酒先傳到虞縣西南的豫州陳國苦hu縣鹿邑縣,苦縣乃老子傳道和升仙之處。
酒出名后,售量大,虞縣、苦縣酒產量不足,吾家鄉汝陽縣、洛陽南新城縣、司隸左馮翊粟邑縣等地也置辦釀酒,用的都是綸城麴餅曲餅。”
韓遂問“老子故里在苦縣”
袁術道“非也,老子故里在吾家汝南郡的城父縣一個叫下城父聚的地方,在苦縣東南一百六十里,那有九龍井、老子母墓、尹喜墓。
下城父聚也是秦末義軍陳勝被莊賈所殺之處,離陳勝、吳廣起事之處大澤鄉也是一百六十里遠。吾兒時隨族人去那幾處游玩過。”
韓遂問“尹喜就是那位得老子道德經真傳的函谷關關令”
袁術道“正是。尹喜為報答老子教誨之恩,囑其后人將其遺骸移葬于尊師故里。”
曹操問“聽聞桓帝信道教”
袁術道“桓帝尊老子李耳為道家鼻祖,延熹八年165年在苦縣建老子廟行祭祀。
正因此,各郡縣官吏才認為當今太平道和天師道盛行乃朝廷所支持的,故不加阻止。
吾聽家父和來家拜訪的朝中大臣議論,冀州張角奉事道教黃老之術,創太平道,咒符水以療病。
令病者跪拜表虔,病愈則誠,不愈則不誠,徒眾皆視為神而信之。
張角分遣弟子到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施符水宣道。
自熹平二年173年大疫那年起,十年間,徒眾已達數十萬。
更有人棄賣財產、流遷奔赴,填塞道路,未至冀州而病死在路上者亦以萬計。
八州各郡縣不解其意,反言張角以善道教化,為民所歸。朝中有大臣焦慮者,上奏本,圣上也不置可否。還不知會怎么收場。
前些年兩次大疫后,人口大減,漢軍估計只有近二十八萬。
雖然鮮卑總酋首檀石槐與和連死了,鮮卑各部落內亂不止,但朝廷不敢掉以輕心,在邊境仍維持十五萬漢軍。
朝廷直屬區域約五萬漢軍,其余黃河以南的八個州平均每州約一萬漢軍。一旦出事肯定不夠用,只得臨時募兵。”
眾人喝了不少酒,都有些醉熏熏的。吳匡提議帶眾人去個好去處玩,眾人各上各的車,家丁駕馬,來到洛陽有名的翠香樓。
吳匡付了錢,要了一個樓上大包廂,點了二十盤瓜果點心小吃,八人席地坐下準備聽唱。小廝跟班們站在廂外走廊伺候。
翠香樓店主向客人介紹今是徐州瑯邪國開陽縣倡家卞氏樂人班子的包場,韓遂猛地一驚,忽然記起那年去樂浪郡尋民間治疫藥方路過開陽縣看過這家班子表演。
第一場為三組音曲;第二場為雜耍。結束后,樂人班子領班上臺報節目接下來開始表演最精彩的開陽舞。
音曲響起,五位妙齡女子身穿彩衣輕柔滑步入場中央,四女的彩衣花式顏色相同,圍繞著中間的女子旋圈。
中位女子一身紅衣,向上觸天的玉臂如野鵝遙曳雪白之頸一般,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