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羊同羌不敢得罪大漢西域長史府,如有合約會按合約辦。
五是,于闐國二、三萬軍卒有多年與羊同羌作戰的經驗,可快速馳援。
六是,可簽合約,不允許羊同羌帶兵器和馬匹到南部。”
韓遂和眾人又商議了幾個晚上后決定分批實施,下年三月底完成初步準備,籌足至少一批。五月底前完成準備。
從下年四月開始到八月,一萬移民、六萬四千匹馬、六萬二千頭耕牛,分五批陸續出發。
牛馬馱運補給、種子、農具、絲綢和織布機等,走西羌路入于闐國,由西羌千騎部韓賁沿途護送。
下年五月到后年春種前,建茅屋、塢堡、小鎮和開墾土地。小鎮暫起名為于闐南鎮。
小鎮里含韓家要員住的豪宅、宅屋,一萬移民的茅屋區、織布苑,以及必要的店鋪、酒樓、客棧,四橫四縱的街道等。
調塢堡工匠韓吉、韓邯去于闐國督建塢堡。
調雍縣總管韓普任于闐國韓家總管,姚虎、尉遲伯那、滇漂沙三人為于闐國韓家副總管。
尉遲伯那本來就是于闐國人,來自西夜國的滇漂沙懂羌語。
尉遲伯那分管六萬羊同羌男勞力和耕牛放牧繁衍,滇漂沙管六萬羊同羌女勞力。
女勞力農忙時下地,農閑時養蠶、制生絲、織絲綢等。
韓米為于闐國韓家種植苑總管。姚方為于闐國韓家織布苑總管,教女勞力織絲綢等。
姚平為姚族總管家兼于闐南鎮總管。
給養千騎部副千騎長姚石,弓騎百騎長姚衡、姚賀、姚列、姚貴、姚越、姚櫟、姚濟、姚復、姚槐、姚固,率一千滿編部曲做為姚家五千移民中的一千人隨隊去于闐國。
給養千騎部更名為于闐千騎一部,鎮守一個塢堡。
去于闐國的還有,雍縣的太阿千騎二部千騎長韓謙,副千騎長韓育,中軍官趙費,哨騎周銳,鐵騎百騎長鄭秉,弩騎百騎長馮川,弓騎百騎長秦谷,弓騎百騎長蘇朔,弓騎百騎長許文;五名輕騎百騎長葉樂、申慶、桑明、向遷、冉琮。
一千名滿編部曲為雍縣五千移民中的一千人。兵器留在雍縣,到西鎮重新領取兵器。
從鐘羌地取一千馬匹送去雍縣補充。太阿千騎二部更名為于闐千騎二部,鎮守一個塢堡。
每個塢堡內除建可儲五十萬石粟米的地下倉窖外,在堡內地面要建能存放五十萬匹絲綢的貨架棚、五十萬斤西域金幣的庫房。
雍縣鐵礦總管韓漢升為雍縣韓家總管,雍縣鐵礦副總管韓岳升為雍縣韓家鐵礦總管,韓禮仍為雍縣種植苑總管。
雍縣剩下的一千礦工和五千人口,正好耕種十萬畝良田。
遷走五千人口后,雍縣的粟米每年節余量從原來的三萬六千石猛增到十二萬六千石,需要減少粟米地,增加麻地等。
韓理派飛騎帶信去雍縣調韓普回西鎮籌備,另派各千騎部押運庫存玉石山料到各州去出售。
又帶信給益州、揚州、豫州等產絲綢之地的韓家貿易總管,用錢幣、玉石出售所得錢或直接用玉石兌換盡可能多的絲綢。
優先兌一等絲綢,余錢購二等絲綢。
韓家上下開始緊張忙碌籌備。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