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月氏部落是漢軍的義從軍,朝廷就未繼續追殺梁伯玉。
今聞北宮伯玉夢語,將吾所知之事串起來,可以大膽推斷,秦宮帶著梁伯玉逃到金城郡湟中小月氏部落,投靠支期通父支北。
又取支北的北字和秦宮的宮字合為復姓北宮,將名從梁伯玉改為北宮伯玉。
北宮伯玉長大后接管了支北的部落,成為今日的湟中義從胡首領。”
韓遂連連點頭,贊同邯鄲商的推理。二人約定保守此秘密,永不對外人講。
韓遂讓自己冷靜下來,回龍耆置繼續睡覺。可是下半夜也睡不著,反復回憶北宮伯玉的夢語,北宮伯玉不僅要殺盡宦官更要殺那個,“那個”是帝是朝廷雖沒說清也可猜出是要報殺父之仇。
看來必須除掉此人,久之必禍亂整個大漢。韓遂越想越痛恨此人和李文侯把自己拉入伙。
次日一早,韓遂打起精神,和北宮伯玉繼續出發。
二人帶著一班隨從又去歸義城、建威城、石城、河關、枹罕、白石、大夏、狄道北、平襄、顯親、略陽、隴縣、汧縣、隃麋、雍縣、杜陽、漆縣巡視了一圈。
四月底,韓遂和北宮伯玉回到榆中縣縣城。
一進督護府感覺不對勁,只見邊章右臂受傷扎著繃帶,李文侯右腿受傷裹著繃帶。督護府側門內堂白布環繞。
韓遂沖進去一看,是為邊通和韓珂設的靈牌祭堂。
韓遂和北宮伯玉回廳忙問戰事經過,邊章不說話,李文侯代答道“邊通率所部二千八百四十漢騎、韓珂率所部三千三百八十漢騎、吾部副千騎長李疊率所部三百騎,吾帶親兵九十騎。邊都督為大帥,統兵前往祖厲縣。
吾等知守祖厲的不是官軍,而是韓副都督的親戚張氏家族的人張繡領頭的數百望族部曲。吾等只想讓城中開城投降。
誰知,剛在祖厲縣縣城西門外列陣,陣角尚未扎住,張繡帶著十七名漢少年、一名胡族少年,和二百騎殺出列隊叫陣。
張繡單手持矛槍高喊祖厲縣縣賊曹史張繡在此,叛賊送命來。奇怪的是張繡全身披掛白布,似有孝在身。
李疊帶吾三名百騎長出戰,四名漢少年十回合內刺殺了吾四個愛將。
吾氣不過,拍馬沖出,張繡放出那個胡族少年,和吾大戰三十回合,刺傷吾右腿。
邊通和韓珂連續放出四批千騎長和百騎長,每批十八將,被張繡手下十八將連軸接戰,全部殺死。陣前血流遍地。
邊都督躍馬殺出,張繡接槍,二人惡戰三十五回合,張繡那廝一槍刺傷都督右臂,都督退下陣去。
邊通和韓珂雙騎上前援救都督,擋住張繡。張繡以一抵二毫不示弱,槍槍照著命門刺擊。
三人大戰到二十回合,張繡不知用何招,竟揮動矛槍一左一右,瞬間挑翻邊通、韓珂二人于馬下,又上前各補一矛槍斃命。
然后張繡揮軍掩殺過來。但吾聯軍人多,兵士們見領兵將領幾乎全陣亡,反而因悲憤生出力,不要命地迎上去廝殺。
張繡見聯軍人多,撥馬率軍便逃走了,向東北的安定屬國三水縣方向山里遁去。似乎這群少年騎的全是西域良馬,吾軍騎兵追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