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營后,王國和韓遂分頭檢視各大營組建的先登營。
西大營先登營,總計二千二百兵王國部三百韓家軍九百李參部一百零參部三百呂基部三百郝寬部三百
北大營先登營,總計二千二百兵宋建部六百滇木部六百馬騰部一千
東大營先登營,總計二千零三十兵零堅部三百彭格部三百伊德部一百韓家軍韓仁部六百楊騰部三百蒲淵部三十雕零赤部二百滇吾部三十雕零迭部三十金方部四十韓家軍東起部一百
南岸大營先登營武都郡竇茂等十一部的三千韓家軍五十水部步兵。
先登營兵卒合計九千四百八十人。
圍城第四日巳時911點,王國下令第一波攻城。
三十輛拋石車拋出的石塊從東、西、北三面先分別砸向陳倉城外的護城河中。填滿河后,又拋向城頭和城中。
王國、韓遂等首領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拋石車同時發威,興奮無比,連聲叫好。
數千大石頭砸入城中后,城中竟無甚反應。聯軍眾首領估計城中被砸的死傷一片了。
中午飯后,王國一揮手,兵卒推動三十個箭臺從東、西、北三面向城墻靠近,射程內時,每個箭臺上的十名弓手開弓射箭,箭如雨下。半個時辰內射入城中一萬五千枝箭。
城中突然有反擊,大石頭從城中飛出砸向聯軍陣中和箭臺。聯軍不少兵卒中石身亡,三個箭臺頃刻被砸垮,弓手死傷多人。
王國大怒,命擂鼓攻城。
先登營一半兵卒沖出陣,每一百人護著一個云梯向城墻根沖去,到達城根,架上云梯就開始攀爬。
城墻上守軍這時才冒頭,用石頭砸,向下射箭和弩矢,傾倒白灰、臟水、燙水等。先登營倒下一片。
韓遂觀戰,見不利,提醒身旁并馬而立的王國,王國只好下令鳴金收兵。
南岸發出的一艘大船燃起大火沖向水閘門。十組四船并體船靠近南城,船頭高臺上的氐兵推出搭板搭住城墻,船倉里的氐兵登上高臺踏著搭板跳上城墻,與守軍對殺起來。
南城一部分守軍圍住登城的氐兵廝殺,一部分守軍向船上扔火把和巨石,船受重,船體吃水漸深,高臺從與城平齊變得低下去許多。
后繼氐兵無法登城,已登城的氐兵很快就被殺光,拋尸下水。
水閘門守軍從城樓向下潑水,燒水閘門的大船上的大火熄滅,韓家水部部曲駕著另幾艘大船拖著這個大船向南岸撤去。
第一波攻城失敗了。西大營召集聯軍眾首領開會,各大營報上來先登營死傷名單,死三百八十人,傷五百五十人,占先登營總數九千四百八十人的近一成。
韓遂命將傷兵用船送回冀城,再從冀城用輜重馬車送回允吾城療部。
石頭扔進城中似乎未傷及城中守軍,反而被守軍反拋回。
箭臺射出的弓箭也可能未射中一人,反被守軍收集起來利用。
每面城墻上始終保持著五百多守軍,城中守將高碩實不簡單。
韓遂指出聯軍兵卒均為騎兵,兵器幾乎都是長矛,攀云梯時,一手抓住云梯攀爬,一手提著矛槍,無法遮擋城墻上泄下的箭、水、灰等,不是雙手攀爬,上梯太慢。長矛在接近城頭時確實比刀有效,但在城頭上格斗反不如刀盾。
王國承認經驗不足,未曾想到長矛的弊端。
楊騰提議給先登營兵卒每人配一個盾牌。
軍中只有韓家水部五百人有五百個盾牌和五百把刀,韓遂答應收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