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等不及了,采納雕零赤的提議,動用所有麻袋盛土登城。
但第四波攻城時帶來用于攻城的六千條麻袋已沉入渭水筑壩,壩毀后,很難撈上來重用。
馬騰提議直接用糧食麻袋,王國正犯著愁,馬上采納馬騰的建議,命兵卒將糧食倒在地上,騰空麻袋去盛土。
正月二十日,王國下令發動第八波攻城。
東、西、北三個大營冒著箭矢雨,四人一組,搬運盛土麻袋沖到城下,堆在木炭灰上。城上拼命放箭和弩矢,聯軍兵卒尸體和麻袋混在一起,越摞越高,終于與城頭平齊了。
聯軍不分先登營和非先登營,一擁而上,喊殺聲震天響。城上守軍眼見守不住了,一排守軍殺紅了眼,從城頭一躍跳到麻袋上,向下砍殺,另一排守軍在身后扛起麻袋扔到兩邊,不讓麻袋與城頭平齊。
跳到麻袋堆上的守軍兵卒知道自己回不去了,身負重傷后,抱住聯軍兵卒滾下麻袋,順帶滾倒一片攻上來的聯軍兵卒。
得力于這二排守軍的亡命博殺贏得的時機,城上守軍的弓手、弩手又奪回了優勢,加速射出箭矢,聯軍攻勢被扼制在麻袋堆的底部。
后續沖鋒的兵卒已躍不過去麻袋堆底部的尸體堆,要先搬運尸體才能登上麻袋堆,搬尸時又被射殺。王國見聯軍死傷太多,只得下令鳴金收兵。
派旗兵向守軍揮旗,派兵上前收尸和傷兵。
第八波攻城失利。先登營兵卒死一百一十人,傷一百人非先登營兵卒死七百二十人,傷四百七十人。傷兵送回允吾城療傷。
聯軍眾首領聚到西大營,要求撤兵。王國扳著手指向眾人道“聯軍固然損失頗多,然而,經八波攻城,城中守軍每戰約死了一百人,有一百二十人乘船逃往郿縣,一次南城戰死約有三百人,二千二百名守軍估計能戰之士只剩下九百五十人,每面城頭守卒已不足二百五十人了。等地道挖到城下后,定可破城。死傷的兵卒由各部落再從守家兵中抽調一批來補充。”
聯軍眾首領面面相覷,又想想十萬大軍斗不過千人守軍,回部落無臉向家人道述,很無奈地各回大營。
次日,城中突然用拋石車向渭水水面聯軍的巡哨船扔大石頭,砸毀一艘大船。
探部來報,郿縣官軍仍舊按兵不動。韓遂靜下心來想想這個皇甫嵩將軍可真是個狠人,聯軍已攻陳倉二個多月了,竟然擁兵四萬在郿縣不出兵,果然沉得住氣。
王國命各大營再出攻城良策。韓遂提議調數萬兵卒運土,在西北角偏南堆起一座土山,堆土的過程中把一個箭臺逐漸用土墊高,箭臺頂要高過城西北角樓,站在箭臺上能看到城中的一舉一動。
王國立刻從東、西、北各營調兵一萬到西北角運土堆山。
數日后,土堆成山,王國、韓遂登上山頂的箭臺,這次看清了城中的情況。
陳倉城中有防拋石的石堡,守軍從地道上下地面,故拋石對陳倉城無效,扔進城中的石頭只會被城中拋石車反拋出去,或運到城頭向下砸攻城兵卒。
王國看著城中,下令發動第九波攻城。
先登營余部率先抬著云梯從東、西、北三面登城,聯軍兵卒跟在后面向上沖。
南岸大營也發動佯攻。
在王國身后有面大旗,旗手按王國的指令舞動大旗調動各面大軍攻城的節奏。聯軍各大營攻勢分為小股和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