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舉、張純二人逃到塞外,其余的人也都投降或逃跑了。
就這樣,劉虞不費一兵一卒,輕松解決了張純和烏桓的起事。
幽州北面應接荒外,資費開支甚重,幽州稅賦不足,需要從青、冀兩州每年割二億賦錢補貼幽州官務開支,但當時道路處處斷絕,無法調撥錢幣來幽州。
劉虞在幽州施以寬政,勸導庶民種田,從開放上谷郡邊關市場與外族交易及開采漁陽郡鹽鐵礦取得州府收入。民悅豐登,谷一石僅三十錢。
青州、徐州士人和庶民避黃巾之難歸劉虞者據說達一百余萬口。劉虞皆一視同仁收留,溫和對待,體恤有加,為其找土地安立生業,流民皆幾乎忘記是遷徙來的外來戶。
劉虞雖為三公級的頂級官吏,但天性愛好節約,穿著破舊的衣服和用繩綁的履鞋,每頓飯不配一道以上的葷菜。
遠近原本奢侈的豪族俊杰,都被彼感化而改變操守。
本年三月,張純被門客王政殺死,首級被送到劉虞處。張舉逃往塞外,下落不明。
羊續從南陽太守轉太常,未到任就去世。太尉扶風茂陵人馬日磾d免,轉任太常。
帝派使者到幽州升劉虞為太尉,封容丘侯。
容丘,厚丘縣也,屬東海郡。
劉虞先是推讓,并舉薦衛尉趙謨、益州牧劉焉、豫州牧黃琬、南陽太守羊續擔任此職,但帝最終還是拜劉虞為太尉。
當時官拜三公的人,都要往西園繳納一千萬錢,劉宏因劉虞一貫有清廉的名聲,加上平定張純起事有功,便特意免去劉虞的禮錢。
民間又傳言,張純門客王政乃魯國卞縣人王政,早年為孔融之父的門徒。
魯國與東海國二合一,共一國王,行政分開。東海郡人劉虞與魯國人王政應認識。
公孫瓚志欲掃滅烏桓,而劉虞欲以恩信招降,聽聞二人開始有分岐。
韓遂贊嘆劉虞乃真君子也,朝廷官吏如都似劉虞清廉護民,何來天下倒懸之危乎而公孫瓚手握一萬步騎,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皇甫嵩或董卓
韓遂當年和吳馮去會稽郡回程時與劉虞和其子劉和有一面之交,后又與劉和在太學成為毛詩班同窗。
韓遂動筆寫信交探部設法送到幽州交給劉虞,道明起事的苦衷,希劉虞支持鏟除宦官,推動朝廷與聯軍媾和。
雖然希望渺茫,韓遂仍決定送出密信試一試。
韓家大總管韓兆來報,贈送司隸河東郡楊奉、韓暹、胡才、李樂四軍的一千萬錢、六萬石粟米、三千匹戰馬已在夏陽交付,由韓功帶楊奉的部將徐晃前來押運,擔任護送任務的西鎮衛隊回來時在漆縣、杜陽一帶受到馬騰軍的盤問。
楊奉寫給韓遂的信中透露董卓軍到達黃河南岸的司隸弘農郡陜縣茅津渡口后,韓遂的妻兄張濟已悄悄回到董卓軍中。
韓遂當年被迫參加起事后,張濟一直在逃亡,曾一度潛藏在楊奉莊苑。
聽到張濟下落了,韓遂感到一陣痛苦難受。想起妻張姜子去益州后至今下落不明,只有等劉焉趕走蜀郡太守高聯后才可能找到妻。
韓遂寫信給夏陽的韓斌,命其與張濟秘密聯絡。
贈送益州劉焉的五千萬錢、六萬石粟米、一萬匹戰馬已在白馬羌地盤交付給前來接收的韓支和劉焉派來的校尉孫肇押運隊。
據韓支說,劉焉有了這筆贈送,實力會大增,對奪回蜀郡控制權大有幫助。
酒泉郡黃衍派飛騎來報,鮮卑入寇酒泉,張掖郡、張掖居延屬國、張掖屬國已派援兵。
韓遂急命代理金城太守韓理派令居縣的韓家軍押送五千萬錢和一千四百二十匹戰馬去酒泉郡,贈送給黃衍部,用于向當地望族購買急需的軍需物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