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勃然曰“天下健者,豈惟董公“引佩刀,雙手握刀柄作揖,徑自出走。
董卓以新至,見袁紹乃大家子弟,故不敢害。
袁紹懸何進所授的節符于上東門城樓上,逃出洛陽。
八月三十日公元189年9月27日注資治通鑒寫為九月可能有誤,董卓大會百僚,奮首而言曰“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
公卿以下皆惶恐,莫敢對。
董卓又高聲言道“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事“在坐者均震動。
尚書盧植獨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過千余,故有廢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無失德,非前事之比也。“
董卓大怒,罷坐,要殺盧植,蔡邕為之求請。
議郎彭伯亦諫董卓曰“盧尚書海內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
董卓乃止,但免去盧植官職。
不久,盧植以年老身體不適為由,請求返回家鄉幽州涿郡涿縣。
待董卓批準后,盧植便走小路離開洛陽,董卓果然派人追殺而不及。據傳,盧植逃走,隱居在幽州上谷郡寧縣護烏桓校尉大營附近,不問世事。
護烏桓校尉為并州太原郡人令狐君,名不詳。
董卓以廢立議示太傅袁隗,袁隗認同。袁紹棄官逃亡,據傳去了冀州勃海郡。
九月一日公元189年9月28日,董卓復會群僚于崇德前殿,以皇帝在喪,無人子之心,威儀不類人君為由,脅迫何太后策廢少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協為帝。
尚書丁宮主持廢立儀式,太傅袁隗解除少帝劉辯玉璽印綬,雙手奉交給陳留王劉協,扶少帝劉辯下殿,然后扶劉協上帝座正式登基。
何太后哽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
董卓又議“何太后欺壓逼迫永樂宮董太皇太后,至令憂死,乃逆婦姑之禮也。“
于是,遷何太后于永安宮。
赦天下,改元昭寧為永漢。
據傳聞,天下各郡縣都在殺宦官和其家族為官者。
九月三日公元189年9月30日,董卓鴆殺何太后,董卓不允許朝廷為何太后舉辦喪禮,公卿以下不布服,會葬,素衣而已。
只讓帝劉協到洛陽城內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穿白衣上朝三天。
董卓又發何苗棺,出其尸,支解節斷,棄于道邊殺何苗母舞陽君,棄尸于苑枳落中。
詔除公卿以下子弟為郎,以補宦官之職,侍于殿上。
九月十二日公元189年10月9日,以太尉兼幽州牧劉虞為大司馬,封襄賁侯。襄賁縣為徐州東海郡的一個縣,接壤劉虞的家鄉,同郡郯縣。
董卓自為太尉,領前將軍事,加節傳、斧鉞、虎賁,更封郿侯。
之前董卓為斄鄉侯,屬于鄉侯,這次封為郿縣縣侯。
郿縣又恰是皇甫嵩重兵駐扎之地,也是皇甫嵩面對聯軍的前線。
九月十三日公元189年10月10日,以太中大夫楊彪為司空。洛陽令司馬防轉任治書御史,都尉諸于繼任洛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