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中旬,聯軍探部傳來信報
上年十一月一日,以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上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公元190年2月19日,以司徒關內侯黃琬為太尉,晉封陽泉鄉侯以司空臨晉侯楊彪為司徒以在光祿勛任上才三日的荀爽為司空,侍中周毖為尚書。
本年初從河南尹轉任越騎校尉的伍孚,刺殺董卓被斬。中郎將孟益、前北軍中候鄒靖等官軍老將被免去軍職回家。
初,尚書周毖、伍瓊,說董卓矯正桓帝、靈帝之政,擢用天下名士以收眾望,董卓從之,命周毖、伍瓊與尚書鄭泰、尚書郎許靖、何颙等篩汰穢惡之徒,顯拔幽滯賢才。
董卓秉政,逼迫何颙為相國長史,彼托疾不接受。以五官中郎將司馬趙戩為相國長史。
于是,征處士荀爽、陳紀、韓融、申屠蟠。
拜荀爽為平原相,行至宛陵,遷光祿勛,視事三日,進拜司空。荀爽自被征命及登三公臺司,凡九十三日。
又以河南尹潁川郡許昌縣人陳紀為五官中郎將,轉任侍中八日,又轉為平原相。
以豫州潁川郡舞陽縣人韓融為大鴻臚。陳紀,陳寔之子韓融,韓韶之子也。
韓韶與同潁川郡人的鐘皓、荀淑、陳寔等皆以清高有德行聞名于世,合稱為潁川四長。
荀爽乃荀淑八子之六子。
荀爽等皆畏董卓之暴,無敢不至。獨申屠蟠得征書,人勸之行,蟠笑而不答,董卓始終不能使之屈服。
董卓又以剛從御史中丞轉任尚書的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東平張邈為陳留太守,潁川張咨為南陽太守。
以尚書郎許靖為巴郡太守,去益州的道路不通,改任御史中丞,接替韓馥。
董卓所親近的愛將,并不處顯職,只任命了一批將校而已。
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個年號。
董卓性殘忍,一旦專政,據有國家甲兵、珍寶,威震天下,所愿無極,語賓客曰“吾面相,貴無上也“
侍御史擾龍宗找董卓陳述公事,配劍未解,董卓立刻捕殺之。
擾龍宗姓氏稀少,民間盛傳擾龍姓、董姓、劉姓的始祖都是為遠古夏朝孔甲養龍之人。
靈帝崩,揚州廬江舒縣周忠子前洛陽令周暉聞京師不安,與弟來洛陽侍候周忠。周忠乃有擁立靈帝之功的前太尉周景之子。
兄弟二人好賓客,雄居江淮間,出入從車常百余乘。
董卓聞而惡之,使兵劫殺其兄弟。
是時,洛中貴戚,室第相望,金帛財產,家家充積,董卓縱放兵士,突入宅舍,剽虜資物,搶掠婦女,不避貴賤。于是,人情崩恐,不保朝夕。
董卓又亂公主、宮女,虐刑濫罰,睚眥必死,群僚朝堂內外莫能自固。
董卓急于抓捕袁紹,周毖、伍瓊說董卓曰“夫廢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紹不達大體,恐懼出奔,非有它志。今急捕之,勢必為變。
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為一郡太守,袁紹喜于免罪,必無患矣。“
董卓以為然,乃即拜袁紹為勃海太守,封邟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