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命跟班韓佟向劉艾馬車里塞了很多禮物。
韓遂打開劉艾留下的董卓軍各部人數和將領清單看了起來,或多或少,不得不佩服董卓。
董卓率三千親兵進京,并吞了何進、何苗、丁原等部以及禁軍,人數猛升到十二萬四千人,均為帝國的精銳。
計有
董卓涼州軍三千人,并州軍四萬六千人,西園軍一萬六千人,司隸軍二萬五千一百人,幽州軍五千人,洛陽禁軍一萬五千人,募兵一千九百人,新募兵卒一萬二千人。
校尉董旻、校尉董璜,各統兵四千步騎,為董卓左、右侍衛隊
中郎將牛輔,統兵二萬八千步騎
東中郎將董越,統兵二萬步騎
中郎將徐榮,統兵一萬二千步騎
中郎將郭貢,統兵一萬二千步騎
中郎將壺壽,統兵一萬二千步騎
中郎將段煨,統兵一萬二千步騎
中郎將胡軫,統兵一萬二千步騎
騎督呂布,統兵四千騎
劉表接替死于亂軍的武悌出任北軍中候,掌監禁軍四千
下轄步兵校尉營,越騎校尉營,射聲校尉營,屯騎校尉營,長水校尉營,五營三千五百人。城門校尉營五百人。
其余將領,如李傕、郭汜、張濟、董承、楊定、樊稠、李蒙、王方、劉靖、華雄、夏育、朱璽、王承、王昌、杜稟、楊懿、頻暢、鹿旗、昔坑、謁渙、劉閔、扈育、駱業、韓卓、范曾、許諒、伍宕、張津、潘隱、郭援等均為手握四千兵的校督、都督,即校尉。分屬各中郎將。
董承乃帝嬪妃董貴人之父,去世的董太后之侄。
右扶風郡武功縣人蘇則接替頻暢出任酒泉太守,乃虛職,仍在臨時治所武都郡下辨縣。
韓遂根據聯軍探部以往發來的信報推斷,劉艾給的董卓軍兵力數和將領清單是可靠的。
韓遂叫來成公英做沙盤推演聯軍攻略。
當前司隸及周邊態勢是山東和河北諸盟軍、本涼州聯軍、董卓軍各十幾萬人馬。三輔皇甫嵩三萬步騎,河南尹朱儁一萬一千步騎。
聯軍第一策略是與山東和河北諸盟軍連手,東西夾擊董卓軍。
本涼州聯軍要先滅掉皇甫嵩,將損兵數萬,以剩下的十萬涼州聯軍兵攻董卓軍,董卓出五萬軍就可能超過聯軍戰力。故此略不可行。
第二策略是與皇甫嵩軍連手,聯合朱儁,東西夾擊董卓,再東進,平定山東和河北諸盟軍。但兩軍有深仇,此略雖然最佳,卻難達成。
第三策略是與朱儁軍連手,朱儁軍人少,難成大事。
第四策略是與董卓軍連手,先滅掉皇甫嵩部,然后滅馬騰部,再隔岸觀火,讓董卓軍與山東和河北諸盟軍拼殺,等兩敗俱傷后,本涼州聯軍再出兵長安、洛陽,收拾殘局。
聯軍內部已人心不齊,馬騰勢力、武都氐部落、邊境五部、宋建河首王國自治,故聯軍只能選第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