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聯軍探部又傳來眾多令人震驚的消息。
一是探部終于弄清了反董卓盟軍形成過程。
臧旻子徐州瑯邪國即丘縣縣長臧洪上年辭官回家,被廣陵太守張超聘為廣陵功曹。
本年正月,董卓殺少帝劉辯,臧洪預感到天下大亂,于是勸張超征二萬兵與兄陳留太守張邈領二富裕之郡率先起兵反董卓。
張超聽從,與臧洪一同向西北進發,到陳留去見兄長張邈,商議起兵之事。張氏兄弟兩人一拍即合。
與臧洪對話后張邈發現臧洪確實是個人才,即刻向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推薦臧洪,兩位刺史也喜歡的不得了。
盟軍首領率各郡國軍兵齊聚陳留郡酸棗縣召開盟誓大會。
待到設壇盟誓的時候,各路首領互相推讓,不肯上壇領誓,于是共推臧洪上壇。
臧洪毫不推辭,升壇歃血盟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廣陵太守張超等,糾合義兵,并赴國難。凡吾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臧洪辭氣慷慨激揚,情切涕泣橫下,使在場的上至刺史將侯、下至卒伍仆隸,無不感動激揚振奮,人人思為國盡忠節。
酸棗盟誓后,關東州郡紛紛起兵討董,因勃海太守邟鄉侯袁紹名望所歸,袁術等共推舉袁紹為盟主。
袁紹封驍騎校尉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
騎都尉鮑信引軍還鄉里兗州泰山郡,收徒眾二萬,騎七百,輜重馬車五千余乘。趕來與盟軍匯合。
曹操與袁紹上表推舉鮑信擔任破虜將軍,代理濟北相,鮑信弟鮑韜擔任裨將軍。
袁紹自號車騎將軍,與河內太守王匡、南匈奴流亡單于于扶羅軍、西園軍暫行軍司馬張楊軍等屯司隸河內郡。
袁紹屯朝歌縣,王匡屯懷縣。
并州大亂,度遼將軍耿祉率所部從并州五原郡曼柏縣度遼營內遷到冀州魏郡內黃縣,參加盟軍。
冀州牧韓馥留在冀州魏郡鄴縣鄴城,供給軍糧。
豫州刺史孔伷屯豫州潁川郡。青州刺史焦和響應盟軍。
陳王劉寵屯駐都亭,派陳國國相潁川郡人許玚許瑒率部分陳國兵卒到潁川郡前線與豫州刺史孔伷匯合。
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破虜將軍代理濟北相鮑信與代理奮武將軍曹操屯兗州陳留郡酸棗縣。
曹操軍隸屬陳留太守張邈。
后將軍袁術屯荊州南陽郡魯陽縣。各有軍隊數萬。
并州西河太守崔鈞在并州西河郡起兵,響應盟軍。
二是反董卓聯盟形成后,于扶羅跟西園軍暫行軍司馬張楊依附袁紹。
于扶羅的南匈奴流浪軍穿過司隸河內郡,從河東郡平陽縣遷屯到冀州魏郡與司隸河內郡邊界的漳水,又進駐司隸河內郡北部。
三是董卓受司隸河東郡白波軍、兗州和豫州盟軍、荊州南陽袁術和孫堅軍、司隸河內郡于扶羅單于南匈奴流浪軍的夾擊,預感守不住洛陽,朝會上提議山東盟軍兵盛,欲遷都以避之,滿朝文武震驚,公卿皆不同意但無人敢言。
只司徒楊彪和太尉黃琬反對,董卓震怒。
司空荀爽見董卓意已決,恐害楊彪等,因從董卓之言,董卓才放過楊彪、黃琬。黃琬退朝后,又提駁議。
二月五日公元190年3月28日,董卓敕司隸校尉宣璠以災異奏免太尉陽泉鄉侯黃琬、司徒臨晉侯楊彪等,以光祿勛趙謙為太尉,太仆王允為司徒,平原相陳紀任尚書令。
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毖固諫遷都,董卓大怒。
二月十日公元190年4月2日,董卓以二人所薦之士皆舉兵反叛,收伍瓊、周毖,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