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英判定李傕讓韓遂回金城,而把馬騰留在離長安很近的郿縣,是想讓韓、馬二軍遠離開,馬騰又多憑空多得一縣,其意在攏絡馬騰,孤立韓大人。
成公英走到羊皮地圖面前看了半天,突然回頭,興奮地對韓遂說“主公,吾找到辦法了。
可按李傕的要求,韓家軍漢部曲和鎮西將軍府遷回允吾城,漢陽郡和隴西郡留給各部落駐守,不給李傕留口實。
可即刻擴建韓家在洮水南岸南鎮城,那兒不屬任何郡,派韓宛率重兵駐守那里。
漢陽郡和隴西郡如有外敵入侵,韓宛從南鎮城此處自西向東出兵,主公從允吾自北向南出兵,破敵易也,防守僅略弱于守冀城。”
李傕收編了董卓所部二十萬軍的大部分,實力遠在聯軍之上。
韓遂不想和李傕因撤離冀城之事做對,只得隱忍,采納成公英的建議,韓家軍漢部曲全部撤回金城郡,分兵駐守洮水南岸南鎮城。
之前,韓家上下認為南鎮城對韓家無甚大用,故投入少,筑城進程緩慢,沒曾想到突然變得如此重要。
韓遂從西鎮城調撥西域金幣和糧食,交給韓宛帶六個校尉部一萬二千騎去南鎮城,和韓葉部四百白馬羌騎及雇傭一些白馬羌民一同建城。
韓宛帶去的六部是校尉韓汝的夏陽校尉部二千騎校尉田樂的虎淵校尉部二千騎校尉韓寧的莫邪校尉部二千騎校尉韓撫的干將校尉部二千騎校尉閻預的太阿校尉部二千騎校尉麴演的棠溪校尉部二千騎。
校尉韓焰的韓師校尉部二千騎、校尉韓謨的合伯校尉部二千騎、校尉韓業的宛馮校尉部二千騎三部調往榆中城駐守。
韓遂帶著校尉尉遲延嘉的金城校尉鐵騎一部二千騎、校尉弘平的金城校尉鐵騎二部二千騎返回允吾。
韓武的允吾校尉部在允吾留駐一千騎,另外一千騎南移到白土城鎮守
金方部、伊德部、韓胡和韓全的韓家預備部鎮守金城郡臨羌縣
伐同伏部協守金城郡金城縣
蛾遮璠部協守金城郡臨羌縣
韓盆的金城羌騎校尉部二千騎鎮守鐘羌一鄉
尉遲戎盧的鐘羌千騎部八百騎鎮守鐘羌四鄉
韓虎的金城守備部二千騎和尉遲曲田的西域百騎部一百騎分開鎮守金城郡十個縣
韓潼水部鎮守金城郡新地塢堡、石城、歸義城、建威城、榆中縣黃河葵園峽、允吾碼頭
韓賁的西羌千騎部四百騎守護西域新通道
韓平的西鎮衛隊鎮守西鎮城。
漢陽郡、隴西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聯軍留守各部如下
東起的冀縣東羌校尉部鎮守冀縣和望垣縣
梁興部鎮守西縣和上邽縣
柯列部鎮守漢陽郡西縣皇家軍馬苑周邊
呂其鎮守阿陽縣、平襄縣、顯親縣、成紀縣
楊騰部鎮守隴縣,警戒東部穿過隴山南段的隴坻道和隴關,以及北部穿過隴山中南段的番須道
蒲淵部鎮守略陽縣,警戒略陽縣到隴縣之間的通道要地街亭
韓仁部鎮守長離川莊浪縣陽川,警戒穿過隴山中北段的雞頭道和柳城莊浪縣
迷貴部鎮守勇士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