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湊之戰,袁紹軍輕松擊敗來回奔波的的公孫瓚疲憊之師。
界橋之戰、巨馬水之戰和龍湊之戰,袁紹二勝一負,略占上風。
袁紹趁勝追擊到南皮城下,留下張郃、高覽、呂曠、呂翔帶八千人圍攻南皮城,率主力尾隨公孫瓚主力。
公孫瓚軍在東平舒縣渡過漳水,進入冀州河間國,在河間國易縣得到幽州的兵、糧補給,軍勢重振,在易水北岸固守。
上年十二月,太尉皇甫嵩免,轉任光祿大夫。以光祿大夫周忠為太尉,參錄尚書事。
上年同月,曹操回軍,再次進擊,大破黃巾軍,曹操軍追至濟北國,黃巾軍悉降之。
曹操得黃巾戎卒三十余萬,男女一百多萬口,收其精銳者數萬,號青州兵。
未降之黃巾余部退回濟南、樂安、長廣等地活動。
在西京長安的帝與關東的聯系阻斷。
兗州官吏推舉曹操接任兗州牧。
曹操聽從兗州治中從事陳留郡人毛玠之言,派遣使者上書圣上。使者通過河內太守張楊的領地到達長安。
李傕、郭汜等人認為關東想自立天子,現在曹操雖然派使者來,并非出于彼真意,于是商議扣留曹操使者。
黃門侍郎鐘繇勸李傕、郭汜等人,當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轄制一方,只有曹兗州是心里想著王室,不應拒絕彼忠誠。
李傕、郭汜等人聽從之,決定給以優厚回復,曹操算是與帝取得了聯系,但并未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為兗州牧,仍是個臨時的官位。
李傕等離開潁川、陳留殺入長安后,受李傕等追擊而逃走的河南尹錢唐侯朱儁又率余部返回原駐地司隸河南中牟縣。
徐州刺史陶謙認為朱儁是名臣宿將,屢立戰功,可以委以大任。
于是,陶謙聯合前揚州刺史周干、瑯邪國相陰德、東海國相劉馗、彭城國相汲廉、北海相國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等人共推朱儁為太師,移檄牧伯,同討李傕等,奉迎天子。
上年十二月,李傕用計召朱儁入朝為太仆。
恰交州刺史李進病亡,朱儁歸順李傕之前開出的條件是長子朱符去交州接替李進為交州刺史,李傕答應了,上表圣上,朱符從家鄉揚州會稽郡出發,帶家族部曲去交州交趾郡龍編縣上任了。
朱儁于是辭謝陶謙,應召入朝,陶謙等也只好作罷。
探部總管韓橋來見韓遂,通報弘平妻韓裳和韓理孫女韓妮的下落,以及高燕的動向。
虞鳳和虞路騙韓妮拐帶韓裳入蜀郡,投奔蜀郡太守高聯和高燕。
高聯見劉焉的勢力已快完全圍住蜀郡,蜀郡靠強大的財力或可撐數年。高聯可能估計高家在益州很難斗得過劉焉,于是想依靠袁紹,經略并州。但須打通去并州的通道。
恰好上年王允、呂布殺董卓,司隸大亂,李傕等回兵長安,于是高聯支持犍為太守任岐和校尉賈龍反叛劉焉。
高聯派高燕率高家和虞家部曲二千八百人和一千板楯蠻,押運大批蜀錦、絲稠、黃金、西域金幣、珠寶、糧食等,攜帶虞鳳、虞路、韓妮、韓裳,趁益州戰亂,從蜀郡出發,穿過犍為郡、巴郡、漢中郡,進入荊州南陽郡,投奔袁術。
高聯妻乃袁術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