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知母要去茅山,無論如何也不放心,于是決定陪母親前往。韓春武藝好,韓遂和竇統這才放心。
韓遂給張姜子寫信,表達妻回來后送往武威張姜子家鄉姑臧或祖厲居住,可將祖厲縣張家莊苑歸還給張姜子,避開韓家軍中韓焰等為父復仇將領。希妻回來團聚,再共生一子女。韓遂相信這封信能打消張姜子顧慮。
韓遂又給韓家交州貿易與事務總管韓敖和副總管王慈、交州刺史朱儁長子朱符分別寫信,交給韓春帶在身上。
韓敖和王慈二人及家眷在州治所交趾郡龍編縣。韓敖在交趾太守士燮xi屬下任屬吏。
王慈原來投靠交州刺史李進任屬吏,李進病故后,朱符繼任,尚無王慈的消息。
于是,竇瓊英、韓春、東金城等十二人,增添西域金幣三十斤、補給和馬匹,向西出發了。
韓春妻張念見夫君執意陪母遠足,知勸阻無用,送別夫君后,暫帶著娃韓罕去剛遷移去武威的父母家居住。
韓遂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人選臨時替代韓春,好在尉遲延嘉已歸隊。
韓春部下有別部司馬尉遲鐵和別部司馬韓銅各管五百鐵騎,二人武藝在韓家軍中也是錚佼者。
聯軍探部總管韓橋親自送來益州的緊急信報,事關韓家蜀郡進貨,非同小可。
上年,天火燒益州牧劉焉治所廣漢郡綿竹縣縣城,劉焉遷府到成都城中。上年底,劉焉疽發背而卒。
當年辭去太倉令追隨劉焉去益州的益州大吏趙韙等人貪劉焉子劉璋溫仁,共上表劉璋為益州牧。
但朝廷下詔,拜豫州潁川郡人扈瑁為益州刺史,入漢中郡。
荊州別駕劉闔聯絡劉璋將沈彌、婁發、甘寧反叛劉璋。叛將擊劉璋不勝,逃奔荊州。
劉璋以趙韙征東中郎將,率眾進攻荊州劉表,屯巴郡朐縣。
漢中郡督義司馬張魯以劉璋暗懦,不再順從,突襲別部司馬張修,殺之而并其眾。
劉璋大怒,以張魯不順從調遣為由,殺張魯母盧氏及弟張徵。
張魯于是占據漢中郡,與劉璋為敵。
議郎河南尹人龐羲x,曾護送劉焉的幾名孫輩進入益州,受封中郎將。
劉璋遣龐羲擊張魯,不克。
劉璋將巴郡一分為三墊江以北為巴郡江州至臨江重慶忠縣為永寧郡朐縣重慶云陽縣至魚復縣重慶奉節縣為固陵郡,郡治所設在魚復縣白帝城。
劉璋長兄左中郎將劉范起兵響應馬騰時,劉焉派校尉孫肇將兵五千騎從子午道趕來長安助戰。被鎮守右扶風郡鄠縣的撫軍中郎將李蒙和鎮守京兆藍田縣的鎮南將軍楊定在長安南設伏,孫肇戰死。劉范也敗亡。
鎮守武功縣的中郎將鹿旗和所部二千步兵本打算接應孫肇,見孫肇敗亡,鹿旗率所部經漢中邊緣前往益州,投奔劉焉。
劉璋分巴郡后,以鹿旗為固陵太守,帶所部二千步兵鎮守固陵郡。以巴郡西部人趙莋趙筰,趙祚,趙笮為永寧太守。
巴郡太守樊敏轉任漢中太守。
劉璋子劉循娶龐羲女,劉璋以中郎將龐羲接替樊敏為巴郡太守,屯巴郡閬中縣以抵御張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