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為獨特年份,有兩個五月,五月過后接著是閏五月。
閏五月里,持續大旱,韓遂擔憂新地用人力運水澆地之法能否保住本年如正常年份一半的收成。只要下年豐收,就能恢復一些庫存糧。
于是帶著安羌將軍府的屬吏及侍衛隊到允吾周邊各縣視察,田地的旱情比想象的還要嚴重。
幾家金城的望族向韓遂抱怨在新地的土地因沒有韓家那樣直通田中的水渠,無力從賜支河曲黃河取水挑到地頭澆地。
各縣望族收糧不足,聯軍征調糧缺口會很大,這是韓遂和韓理之前商議時未考慮到的新況。
恰金城太守韓理來到安羌將軍府找韓遂商議允吾縣韓家人口之事。
允吾縣韓家接管的成家莊苑遷入韓家人口上年底達一萬零二百八十七人。耕地只有接管允吾成宜家族和張擇家族的一萬五千畝,用于種植麻、葛、菜、豆、瓜果、葡萄。遷入后靠新地接濟糧食。
多余的勞力做為韓家分攤的聯軍勞役的主力,為聯軍軍需物資的集散地,糧、草、軍需收儲、運輸、守護等。
一無戰事,這些人口大都無事可做。而本年如再大旱,糧食缺乏狀態要在二年后才能恢復,故或無力發動征戰。
允吾又是駐軍,又是收容傷兵,用水,用柴等不堪重負。
韓理提議只留五千二百八十七人耕種那三萬五千畝田,除去耕種勞力七百人外,還可剩余一千四百多男女壯勞力為聯軍做勞役。
其余五千人口遷移到武威郡祖厲縣韓家接管的張家莊苑,與災民合并。祖厲縣也歸韓理代管。
祖厲縣剛收容五千災民,耕種五萬八千畝,而張家遭屠城后留下的良田共有二十萬畝,尚有十四萬二千畝荒田需要重新翻土。
韓遂贊同,至少萬人的糧食能自給。于是,撥出六千五百二十四斤西域金幣做移民安家建茅屋等費用。
另撥二千八百四十斤西域金幣去周邊購買二千八百四十頭耕牛,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購買一千臺織布機,五千移民自帶去一千臺織布機。又撥三千三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幣用于雜支。
預計后年秋收才能見收益,用多余的麻、葛布以及布帛幣支付雜支費。
韓理回太守府辦理。
六月,楊秋從臨涇縣繞道,經瓦亭,來允吾拜見韓遂。韓遂接納馬騰為兄弟,而對馬騰奪走陰槃縣不加處罰,楊秋感到不公平。
韓遂多方解釋馬騰軍戰力強,馬騰的根基在涼州,一旦外敵大舉入侵涼州,馬騰必救之。非戰時,馬騰軍做為與三輔隔開的屏障。
楊秋或認定韓遂置馬騰于安定郡意在牽制自己和張橫。
安定北部三水縣有韓家塢堡,以及先零羌首領雕零節,盧水胡首領彭選,義從胡首領高琥的三個未參加聯軍的部落。
中部有高平縣休屠各胡郝寬部、朝那縣皇甫家族、都盧城和瓦亭鎮迷瑞羌部落、烏氏縣張橫部。
南部有臨涇縣和彭陽縣楊秋部、陰槃縣和鶉觚縣馬騰部。
楊秋有意奪取陰槃縣和鶉觚縣,將馬騰趕去北地郡。
而韓遂的布局是讓馬騰擁有安定郡陰槃縣和鶉觚縣、漢安郡隃麋縣和汧縣。這四縣連為一體,恰在涇水、汧水兩個同向河流之間,成為三輔入涼州的兩個通道的隔離區域。
待馬騰攻取北地郡,聯軍也要收回陰槃縣和鶉觚縣,不能交給自立的楊秋部,以防勢力過大。
韓遂掌握的聯軍只要守住漢陽郡隴縣,就可繞開馬騰部,直趨陳倉,或沿渭水進三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