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煨御用及公卿已下資儲,欲接帝向北幸其軍營,前來迎御車,不敢下馬,在馬上做揖。
在帝身邊左右的長水校尉兼侍中種輯和左靈,二人相來與楊定親近,而段煨與楊定有隙,乃言段煨欲反。
帝問段煨屬于來迎接,何謂反。
二人對曰段煨不到華陰縣邊界迎帝,拜帝不下馬,其臉色有變,必有異心。
太尉楊彪、司徒趙溫、侍中劉艾、尚書梁紹皆曰段煨不反,臣等敢以死保,車駕可幸其營。
董承、楊定脅迫張濟留下聯絡的弘農督郵,令其言郭汜今且帶七百騎來入段煨營。
帝果然起疑心,相信了弘農督郵之言,于是,眾人將就著露宿在大路道南。
十月十日,楊奉、董承、楊定將攻段煨,使種輯、左靈請帝為詔,帝曰“段煨罪未顯著,楊奉等攻之而欲令朕出詔“
種輯頑固請求,至夜半,帝猶不聽從。
楊奉、楊定、董承等人等不急,乃擅自發兵攻段煨軍營,十余日未攻克。
而段煨供給御膳,稟贍百官,并無有二意,給公卿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帝詔使侍中、尚書告諭楊定等,令與段煨和解,楊定等奉詔還營。
李傕、郭汜后悔令御車駕東行,聞楊定攻段煨,相互詔之,共救段煨,因欲劫帝向西返回三輔。
楊定聞李傕、郭汜軍至華陰,非常害怕,欲還老巢京兆尹藍田縣,但前些日子,郭汜退入京兆尹南山,另調兵前來,襲占了藍田。
楊定歸路為郭汜軍所阻擋,手中的兵馬定然打不過二人,如帶所部一起逃,定然目標大,易被郭汜軍追上,只好棄軍,單騎過武關,逃奔荊州。
弘農督郵受董承、楊定的氣,跑回弘農陜縣向主人張濟告狀。
張濟認為楊奉、董承是低級別的將領,于是復反,重新與李傕、郭汜合軍。
冬,十月,以曹操為兗州牧。
韓遂看完信報,朝廷在徐州劉備、淮南袁術、兗州曹操三者中間正式支持曹操。
命跟班韓佟等手抄朝廷內斗之事數份,用箭射入陳倉城中。另二份送達右扶風郡和武都郡前來增援的官軍頭目。
信報內容果然奏效,兩路援軍或對時局失去信心,乃撤走。
十二月初,又一批聯軍探部信報送到陳倉北大營韓遂手中
十一月三日,李傕、郭汜等入弘農郡,追上御車,戰于東澗。
董承、楊奉及禁軍等護駕王師敗績,百官、士卒死者不可勝數,棄御物、符策、典籍等,幾乎無所遺剩。
楊奉、董承及禁軍等護駕王師敗績,大長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等死于亂軍。
射聲校尉沮俊被創墜馬,李傕謂左右曰“爾等以為此人尚可活否“
沮俊罵之曰“汝等兇逆,逼劫天子,使公卿被害,宮人流離。亂臣賊子,未有如此也“李傕乃殺之。
十一月五日,帝幸曹陽,對付著露宿于田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