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斌接管新成立的左馮翊郡八縣后給韓遂的來信送達祖厲。
信中敦促聯軍即刻進軍所轄八個縣,或加強侯選、程銀、李堪的兵力。還建議從涼州向夏陽以外的七個縣移民,以填補人口。
韓遂返回允吾,約見金城郡的各家望族族長,說明金城郡周邊因有宋建等勢力并不安全,建議每個家族去三輔占據一縣的土地。
一個家族分得一個縣的土地確是個巨大的誘惑。
韓理和戶曹掾郭旻拿來戶籍簿,金城郡除去韓家,尚有十四家。
麴家有七千一百七十五人,趙家有一千二百五十六人,成公家一千四百八十三人,田家一千四百二十六人,陽家一千四百二十六人,蔣家一千四百二十六人,閻家一千四百二十六人,郭家一千七百六十二人,江家五百七十九人,池家五百七十九人,馬家六百六十四人,淳于家五百七十九人,竇家五百七十九人,毛家五百七十九人。
十四個家族均報名,要求保留金城郡的莊苑、田產,兵將繼續留在聯軍,家族全體答應移民去三輔。
韓遂倡議自家和十四家第一批各出五成人口移民,再逐年增加。
具體分配如下
韓家分得漢安郡陳倉縣及縣城;
韓家、成公家、郭家分得長安城外的長安縣;
長安城分為八十塊,其中四十塊留給皇宮,京兆尹、長安令等官府,以及以后回歸的原居民等。
長安城剩下的四十塊中,韓遂占十塊,馬騰占八塊,梁興、楊秋、張橫、成宜、馬玩、侯選、程銀、李堪各占一塊;金城郡其它十四家望族各占一塊。
韓家、麴家、閻家分得高陵縣,縣城由三家平分;
田家分得京兆尹陽陵縣及縣城;
陽家分得京兆尹長陵縣及縣城;
蔣家分得右扶風郡安陵縣及縣城;
趙家家分得右扶風郡茂陵縣及縣城。
江家分得右扶風郡美陽縣及縣城;
毛家分得新平郡漆縣及縣城;
池家分得左馮翊郡粟邑縣;
淳于家分得京兆尹藍田縣;
竇家分得京兆尹上雒縣;
馬家分得京兆尹商縣。
由于本年涼州糧食收成恢復正常,金也剛恢復正常流通,韓遂向十四家共補貼二萬六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做為移民費。要求各家下年春耕前移民一萬人口到位,利用三輔望族逃荒丟下的設施和田地播種耕種。
韓家也調用二萬六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做為移民費,移民一萬人口。
十一月初,韓遂長子韓韜帶著妻田荷、兒韓籌、韓嶠、韓頤、侄女韓蓉從益州巴郡涪陵縣返回允吾,還沒休息,馬不停蹄,趕往祖厲去見母親。
張姜子挺著虛弱的身體抱著長子大哭起來。韓韜慢慢安慰母親睡下。
韓蓉已十一歲,十分乖巧,幫著丫環做些事。張姜子次日醒來見到這個沒母親的孩兒又抱在懷中一頓痛哭。而見到三個孫子韓籌、韓嶠、韓頤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