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百騎部六十七斤西域金幣;
給左馮翊太守韓斌每年一千二百斤西域金幣做經費補貼,其中八百斤為韓家按太守級給韓斌的年薪;
減去韓家、成家、樊家、張家,金城十四家望族的農事補償錢九千三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幣。
貼補聯軍空虧的二十三萬四千八百四十二石粟米。
調往龍耆城一萬石粟米。
調往陳倉十萬石庫存粟米,由成公英支配用于收買留守三輔的官軍將領和部眾,尚未使用。
調往長離川五萬石粟米,調往鐘羌四鄉四十一萬石粟米。
西鎮粟米最終虧七萬四千二百八十一石。西鎮豆庫存零石。
從狄道縣調來粟米八萬石。
新地西鎮方城地下倉窖最終米、麥、豆儲全空。空窖占六百個。多出五千七百一十九石粟米堆放在地面倉中。
新地塢堡地下倉窖空置。
龍耆城
住有二十九個西域蕃國、蕃城或國之使者、侍子、家眷共近五百人口。
從西鎮每年調撥來一萬石粟米、一千斤西域金幣替朝廷供養之。
榆中縣
人口三千三百四十人。本年收獲七萬五千九百七十五石粟米。
留足下年口糧六萬零一百二十石粟米,另撥七千石粟米給人和生畜。
庫余八千八百五十五石粟米。
由西鎮代繳聯軍征調費。銅器制品收入、草料和布帛幣六千匹支付雜支費,節省支出。
臨羌縣
人口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三人。本年收獲八十一萬石粟米。由西鎮代繳聯軍征調費。
支付燒當羌勞力雇傭費十七萬石粟米,耕牛雇傭費十七萬石粟米。
留足下年口糧二十萬零三百九十四石粟米,另撥二萬二千石粟米給人和生畜。調往允吾二十一萬石粟米。庫余三萬七千六百零六石粟米。
多余的麻布、葛布、菜豆瓜果葡萄及收獲的草料變賣支付各項雜支費。
允吾縣接管的成家莊苑和張家莊苑
人口五千四百七十六人。耕種允吾莊苑的麻、葛、菜、豆、瓜果、葡萄一萬五千畝。人畜消耗一萬一千石粟米。
西鎮撥三千三百三十三斤西域金幣做雜支費,又從臨羌縣調來二十一萬石粟米。
支付口糧九萬八千五百六十八石粟米后,庫余十萬零四百三十二石粟米。
允吾縣韓家多余的勞力做為韓家分攤的聯軍勞役的主力。允吾做為聯軍軍需物資的集散地,糧、草、軍需收儲、運輸、守護等所需勞力從遠處縣征調來允吾縣的大為減少。
金城縣接管的樊家莊苑
人口五千一百二十一人。耕種金城縣一萬畝田和新地四萬畝田,新地四萬畝種粟米,五千畝種菜、豆、瓜果,五百畝種葡萄,三千二百五十畝種麻,一千二百五十畝種葛。
本年收獲十二萬石粟米。人畜用豆一萬石。
扣除口糧九萬二千一百七十八石粟米,庫余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二石粟米。
從西鎮調來一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幣用于雜支。西鎮支付征調費。
武威郡祖厲縣接管的張家莊苑
人口達一萬零二百二十人。
祖厲縣張家留下的良田二十萬畝,另有山草地三十萬畝。
本年擴耕了七萬八千畝田,加上上年開墾的田,共計十三萬六千畝田。其中八萬畝種粟米,一萬畝種菜、豆、瓜果,四萬畝麻田,五千畝葛田,一千畝葡萄。
本年收獲二十四萬石粟米。
人畜需用豆二萬石。
扣除口糧十八萬三千九百六十石粟米,庫余三萬六千零四十石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