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也沒想到左手會折斷對方的矛槍桿,正在發楞的一瞬間,閻行閃電般出手,用矛槍斷處的毛刺刺向馬超的脖子,馬超大叫一聲,左手扔掉閻行的半截矛槍,捂著脖子,催馬逃向城門。
閻行下馬撿起馬超扔掉的半截矛槍,向本陣一揮手,率先沖入皇甫俊陣中。
陽逵見閻行得勝,命擂鼓,率全軍萬騎發起沖鋒,頓時沖亂了皇甫俊六千兵馬軍陣。
敗退之兵擁擠在城門口,來不及進城門的潰軍,繞城向涇水南岸奔去。
聯軍跟著沖進城中,穿過城中,一直殺到岸邊。血水染紅了岸邊。來不及登船的兵士,不死即降。
清點戰場,皇甫俊漢兵死五百一十人,傷六百七十人,降八百二十人;雷敦部死一千三百二十人,傷四百人,降三千人;馬超部死一百一十人,傷五十人,降一百人。雷敦部落的東羌民二萬零八十人歸降。
聯軍漢兵死一百一十人,傷一百六十人;燒當羌騎死四百三十人,傷二百九十人。
皇甫俊單挑時受傷,死于亂軍。雷敦三百余部、馬超余部四十人逃過涇水。
原來,馬超剛接管新平郡栒邑縣,只帶先頭部隊三百騎渡過涇水,來助防漆縣,后續兵馬仍在栒邑,未跟上來,沒想到聯軍如此快攻城。
陽逵命東余臨時擔任新平羌部落首領,歸降的三千東羌兵留給東余。除去死傷,燒當羌騎留守漆縣。
陽逵帶本部和受傷的麴演及其所部,護送雙方傷兵、漢降兵,經冀城,返回允吾療傷、整訓。
在冀城外大營的韓宛擔心東余無力阻擋馬超下次渡涇水來攻城,派韓武、東起二人率所部三千騎前往漆縣增援東余。
途經漢安郡杜陽縣縣城,韓武見馬騰的守軍不多,列陣城下,守城的二百漢兵不戰而降。
韓武留下東余守城,降兵由東余派兵押送去允吾。
韓宛命韓武為漆縣和杜陽縣臨時總管,自帶韓焰、韓業、韓汝、韓撫四個校尉部留在冀城外大營,扼守漢陽郡。
韓遂從祖厲趕到允吾迎接陽逵等。
閻行的矛槍送回西鎮找鐵器匠更換矛槍
桿,一時難以完工,韓遂把亡故韓豐的矛槍贈給閻行使用。
閻行差點刺死馬超,聯軍上下盛贊閻行不負西涼勇士“健”字稱號。韓遂獎勵閻行二百斤西域金幣,晉升為都尉。
金城郡郡錄事掾閻預為子閻行備感驕傲,特地為子改名為“閻艷”,取意武藝驚艷眾生。可涼州人喊習慣了“閻行”,鮮有人稱呼“閻艷”。于是“閻艷”并未盛行起來。
韓遂去療部看望受傷的麴演。麴演認為韓宛軍中五百興國氐兵戰力不如漢兵,應分離出去單獨成立一個部,韓遂同意。
將預備部原剩的五百八十六名羌兵,加上從長離川燒當羌民中挑選一百三十四名剛成年少年補上燒當羌韓仁部的死傷人數七百二十人。
降兵劃給預備部,從抽調二百七十名漢兵補充陽逵、麴演二部死傷之兵。
將韓宛部中五百興國氐兵抽調出來,從預備部補上五百漢降兵。韓宛屬下的九支校尉部又恢復一萬八千人的全漢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