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韓遂部為主的聯軍占池陽和詐開兩城門有功,故分得十五包,外加黃白城漢傷兵六千人、羌傷兵二千,外加金盛休屠各胡百騎部傷兵二十,余兵三十;
梁興、楊秋、張橫、成宜、馬玩、侯選、程銀、李堪八部各死約一百,傷一百,故各分得六包,外各加羌降兵一千人。
張掖援軍魏延分得一個包,魏延殺死李利,算是為魏桀報了仇。魏桀跟班魏宜帶領曲長魏肴、曲長魏曼等返回張掖。
魏延聽聞家鄉荊州南陽郡張繡與曹操征戰不休,怕傷及家人,于是告別韓遂等,打算只身過武關,返回家鄉守護家人。韓遂從繳獲的李傕宅府兵器中選出一把上好的寶劍贈送給魏延。
韓遂在池陽縣縣城中得降兵九千,傷兵三百。在池陽城外伏擊得三千二百降兵,傷兵三百人。
降兵中漢兵四千,羌兵七千,胡人兵一千二百。
傷兵中漢兵二百,羌兵三百,胡人兵一百。
眾人皆知獨韓遂有一支二百名醫師的療部,于是,裴茂將段煨丟棄的李傕三千五百名傷兵劃歸韓遂。
其中有一千漢傷兵,二千羌傷兵,五百胡人傷兵。
對于李傕的部兵,韓遂更愿意接納傷兵,治愈后,傷兵一般會感恩戴德,效忠聯軍。與郭汜的降兵分開就不會發生沖突。
段煨讓段評傳話,華陰田少,不養過多的兵,已在黃白城外伏擊得三千降兵,可補上損失。不再接納李傕降兵。
分配完畢,裴茂返回,途經華陰縣,段煨將李傕首級獻給裴茂。
裴茂返回許縣,同路返回的還有隴西郡鄣縣縣長梁習。
梁習一屆任期已滿,曹操調回,改任兗州濟陰郡乘氏縣縣長。
韓遂向涼州牧韋端提請前任鄣縣縣長田璞接替梁習,韋端認可,并回信感謝韓遂在朝廷派梁習前來任縣長一事給足面子。
韓遂有九成的把握認定梁習是曹操派來的牒人,以縣長之名,刺探聯軍的底細。
按約定,池陽縣均分給梁興、張橫。梁興占據池陽縣縣城及周邊田地,張橫占據黃白城及周邊田地。其它各軍應退出該縣。
馬騰很不情愿地退出黃白城,率軍前往分得的地盤萬年縣休整。
韓遂征集所有能調動的車輛和馬匹,命韓業押運財包、降兵回陳倉,護送傷兵回允吾,自帶弘平等韓家軍離開池陽縣縣城,向東,與早已到達的金城守備部校尉韓虎匯合,圍住高陵縣縣城。
失去李傕的保護,高陵縣縣城中左內史嚴翰林被迫投降,交出二千漢步兵,韓虎開進城駐守。
嚴翰林的二千步兵由成公英帶一部分兵解押回陳倉受訓。
韓遂勸嚴翰林仍然在高陵縣縣城中任左內史,繼續分管左內史郡高陵、池陽、萬年、頻陽、祋栩、云陽六縣。由聯軍發年薪和左內史郡郡
府開支。
之前,由李傕代朝廷發放,故嚴翰林一直未降。
嚴翰林見天下紛亂,無更好去處,加上聯軍給太守的年薪遠高于朝廷或李傕所發,于是答應留任。
按約定,高陵縣縣城由韓家、麴家、閻家平分,三家家族人陸續遷入城。
左馮翊郡有臨晉縣、郃陽縣、夏陽縣、衙縣、粟邑縣、重泉縣、蓮勺縣、下邽縣八縣,治所設在臨晉縣。
韓遂帶兵繼續向東,逼近左馮翊郡郃陽縣,守軍將領靳富帶兵逃往夏陽縣北的硙山為賊,聯軍奪取郃陽縣。
左馮翊郡臨晉縣守軍首領許攸見郃陽縣已失,于是開城投降。
左馮翊郡衙縣和粟邑縣的守軍首領要降,兵卒殺死首領,推舉鄭甘、王照為新首領。
鄭甘、王照逃入左馮翊郡東北部的梁山中為賊,約有一千兵馬。
梁山中傳聞有黃巾余部駱曜,光和年中興起,曾教民緬匿法。
渭水北部各縣全部平定。
重泉縣、蓮勺縣、下邽縣是空城,楊秋、李堪家族已進入下邽縣,侯選、程銀家族已進重泉縣;成宜、馬玩家族已進蓮勺縣。
按約定,韓遂將臨晉縣移交給侯選;郃陽縣交給程銀;衙縣交給李堪。金城郡池家接管粟邑縣。
臨晉縣守軍降將許攸及部眾五百人劃歸侯選。
侯選、程銀、李堪已圍三縣多時不得縣城,韓遂一到即刻見效。
侯選家族散布在分給侯家的臨晉縣、重泉縣、京兆尹上雒縣上洛縣、長安城中。
程銀家族散布在郃陽縣、重泉縣、京兆尹商縣、長安城中。
李堪家族散布在衙縣、下邽縣、京兆尹藍田縣、長安城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