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聯軍探部給韓遂送來有關袁術敗亡和劉備襲占徐州的急報。
袁術既已稱帝,淫蕩奢侈滋甚。養姬妾數百人,無不供給精美絲織布,厭精美飯肉。
而屬下饑困,收不到撫恤。加上從上年持續的淮南大旱,隨即資錢空盡,袁術已不能自立。
于是燒毀壽春的宮室,投奔其廬江郡灊縣灊山部曲陳蘭陳簡、雷薄。陳蘭等拒之。
袁術大窮,士卒散走,憂憤但不知該如何是好。
只得遣使歸帝號于兄袁紹,信中曰“祿去漢室久矣袁氏受命當王,符瑞炳然。今君擁有四州,人戶百萬,謹歸大命,君其興之“
袁譚自青州迎袁術,欲從下邳北過。
曹操遣劉備及將軍清河人朱靈和路招攔截之,袁術不得通過下邳北,復走回頭路回壽春。
六月,袁術至江亭,坐竹床而嘆曰“袁術乃至是乎“因憤慨結病,嘔血而死。
袁術死后,袁術的長史楊弘、大將張勛、陸勉等欲率部投奔孫策,不料被廬江太守劉勛截擊,俘獲全軍,收其珍寶歸皖城。
袁術從弟丹陽太守袁胤、女婿黃猗等畏曹操,不敢居壽春,率其部曲奉袁術靈柩及妻、子,投奔廬江太守劉勛于皖縣皖城。
故廣陵太守徐璆殺袁胤,得到袁胤手中的傳國玉璽,獻于曹操。
曹操趁虛接管九江郡。
曹操表督軍御史中丞嚴象改任揚州刺史,九江太守楊沛改任東平太守,又轉樂安太守。曹操派將領旗況旗光接任九江太守,將領朱光虛領廬江太守。
韓遂嘆道“天滅袁術也劉勛忽得袁術數萬兵馬,不知能否恢復袁術的地盤,與江東孫策抗衡”
九月,探部傳來袁紹方面的信報。
袁紹既然已滅公孫瓚,內心益發驕橫,向天子的貢品越來越稀簡。
主薄耿包慫恿袁紹,宜應天人,稱帝尊號。袁紹僚屬皆言耿包妖妄,宜誅。袁紹不得已,殺耿包以自解。
袁紹簡精兵十萬、戰馬萬匹,欲以攻許縣。
沮授以討公孫瓚歷年,百姓疲敝,倉庫無積為由諫止。騎都尉冀州清河國人崔琰也勸阻攻許縣。
郭圖、審配反對,并譖沮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袁紹納郭圖言,分授沮授所統為三都督,使沮授、郭圖、淳于瓊各典一軍。
許縣曹操軍諸將聞袁紹將攻許縣,皆懼。
曹操以袁紹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為由說服將領無需畏懼。
少府孔融畏難,侍中兼守尚書令荀彧駁孔融。
秋,八月,曹操搶在袁紹之前,進軍黃河北岸冀州魏郡黎陽縣浚縣,使臧霸等將精兵入青州以撼東方,留兗州泰山郡鉅平縣巨平人于禁屯河上。
聯軍設在允吾的療部已治愈全部傷兵。
歸隊漢傷兵四千七百七十人,羌傷兵二千五百八十人,胡人傷兵三百二十人。按約定,全部撥給韓謨。
加上已劃撥給韓謨的一千漢兵、一千五百羌兵,韓謨的京兆軍共計有一萬零一百七十人。
韓遂撥給足夠的兵器和馬匹,韓謨采用漢、羌、胡混編,迅速成軍,開赴商縣和武關。
傷殘回鄉漢傷兵三千一百八十人,羌傷兵一千七百二十人,胡人傷兵二百四十八人。
韓謨報仇心切,認為康愈的傷兵都是身經百戰之兵,訓練半個月后,十月,派京兆校尉一部校尉韓撫、都尉韓度、都尉韓韋做先鋒,帶兵二千步騎越過武關,突然攻占張繡在南陽的西方屏障丹水縣縣城。
韓撫留下二百五十人守城,率主力沿丹水西南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