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家鄉華陰縣屬弘農郡。弘農太守武鄉侯嚴干舉楊修為孝廉,本年中,楊修在許都順利出仕,在尚書臺當上郎中,滿一年后可升為尚書郎。
司隸河內郡溫縣人常林從冀州巨鹿郡南和縣縣令轉冀州的博陵太守,數月后調任幽州刺史。
曹操派子曹彰領兵北上威脅南匈奴,從南匈奴左賢王劉豹手中用金璧bi贖回蔡邕長女蔡琰,字昭姬蔡文姬。曹彰剛滿十八歲。
蔡琰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在夫君河東郡安邑縣人衛仲道病亡后被劉豹掠走,已在南匈奴部落生活十二年,生有二子,留在南匈奴,未帶回。蔡邕尚有一次女,據傳叫蔡貞姬。
居河東郡平陽縣流浪的南匈奴單于于扶羅死后,由弟呼廚泉欒提呼廚泉繼單于位。于扶羅有二子,長子左賢王劉豹,次子右賢王劉去卑。
曹操之北伐烏桓時,劉備說劉表襲許都,劉表不能用。及聞曹操還,劉表謂劉備曰“不用君言,故為失此大機會。“
劉備曰“今天下分裂,日尋干戈,機會還會再來,豈有終極乎若能應之于后者,則此次未足為恨也。“
本年,中郎將甘寧力勸孫權西征劉表部將江夏太守黃祖,討虜將軍長史撫軍中郎將張昭反對,孫權力挺甘寧。
孫權的這回第二次西擊黃祖,戰役尚未展開,孫權母吳氏病重,虜其人民,撤軍還。
吳氏,引見討虜將軍長史撫軍中郎將張昭等,囑以后事而卒。
孫權對其部將呂蒙、蔣欽曰“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唯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翻閱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
初,徐州瑯邪國陽都縣人諸葛亮,字孔明,寓居荊州南郡襄陽縣隆中,每自比古賢相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唯有諸葛亮四友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人徐庶徐元直、前西河太守冀州安平國安平縣人崔鈞崔州平、潁川郡人石韜石廣元、汝南郡人孟建孟公威謂為信然。崔州平乃前城門校尉崔烈之子也。
諸葛亮乃前豫章太守諸葛玄從子,諸葛珪之子。其兄諸葛瑾在江東孫權手下任揚州吳郡海鹽縣縣長。
劉備在荊州南陽郡新野縣駐軍,訪士于襄陽司馬徽。司馬徽舉薦伏龍諸葛亮諸葛孔明、鳳雛龐統龐士元。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為軍師。
益州劉璋方面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那年,劉璋聞曹操將征荊州,遣中郎將河內郡人陰溥去向曹操致敬。曹操表加劉璋為振威將軍,劉璋兄劉瑁為平寇將軍。
本年劉璋再遣益州別駕
從事蜀郡人張肅送叟兵三百人給曹操,并加雜御物給圣上。曹操辟張肅為司空掾,拜廣漢太守。
妻張姜子已從日律部落返回,韓遂將張繡死亡的消息轉給妻。張姜子痛哭數日,哀呼又失一親人。
韓遂要求聯軍探部對曹操軍馬匹的得失做出估算。
王護留、王同、王寄的遼西烏桓部落被曹操逐出幽州,看來蒲頭一統漠北的夢想難以實現。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