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與其群下謀之不決。
是時,曹操給孫權書信曰“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
孫權以書信示群下,眾人莫不響震失色。長史張昭等主張降曹操。
時周瑜受使至番陽,魯肅勸孫權召周瑜還。周瑜至,當眾說服孫權下決心抗曹。
于是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領三萬兵與劉備并力擊曹操;以魯肅為贊軍校尉,助畫方略;孫權率兵繼后。
劉備在樊口與周瑜匯合。
周瑜等兵進,與曹操遇于赤壁。時曹操軍眾已有疾疫,初一交戰,曹操軍不利,引退回江北。
周瑜等在南岸,周瑜部將黃蓋獻詐降計,送欲降書給曹操,取蒙沖斗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預備放火后人轉移的走舸,系于其尾。
時東南風急,黃蓋以此十艦前行,到江中心時舉帆加速,其它主力戰船跟在后面依次俱進。
曹操軍吏士皆出營站立觀看,指著江面言黃蓋來降。
離北軍約二里,各船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軍船,火勢漫延及岸上營落。
頃之,煙炎張天,北軍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周瑜等率輕銳繼其后,擂鼓大進,北軍慘敗而逃散。
曹操引殘部從華容道步走,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疲弱的士兵背草填之,騎兵乃得過。背草之弱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劉備、周瑜水陸并進,追曹操至南郡。時曹操軍兼以饑、疫,死者大半。
曹操乃留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沖將軍樂進守襄陽。
以征南將軍都亭侯曹仁兼南郡太守。
從南郡分出襄陽郡和臨江郡,以裨將軍關內侯呂常為襄陽太守、陰德亭侯。
南郡枝江以西為臨江郡,治所在夷道縣今陸城,轄夷道縣、夷陵縣、佷山縣、秭歸縣四縣。
而劉
璋當初趁曹操南下,派襲肅出兵依次占據原屬南郡的巫縣、秭歸縣、夷陵縣。劉表的秭歸令李嚴棄官投奔劉璋。之后夷陵縣被周瑜部將甘寧攻克。
曹操自引軍北還。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那年,劉璋聞曹操將征荊州,遣中郎將河內郡人陰溥去向曹操致敬。曹操表加劉璋為振威將軍,劉璋兄劉瑁為平寇將軍。
上年,劉璋再遣益州別駕從事蜀郡人張肅送叟兵三百人給曹操,并加雜御物給圣上。曹操辟張肅為司空掾,留在鄴城,本年轉丞相掾。
本年,劉璋又遣張肅弟益州別駕張松去見曹操。曹操當時已定荊州,正在追擊劉備。
張松為人短小放蕩,曹操對待張松無禮數,加表望升官不足,只拜張松為越巂郡蘇示縣縣令。丞相倉曹屬主簿楊修勸曹操辟張松,曹操不納。張松于是怨恨曹操。
對于曹操將高陵縣分出一亭三百戶給虎豹騎都督曹純做食邑一事,韓遂明知是曹操故意所為,但非大事,不想得罪曹操,于是命高陵縣縣長韓禮給予辦理,從高陵縣早年未出逃的望族人口中分出三百戶。
韓遂未料到曹操會敗的如此慘重,對于曹操軍遭遇大疫十分敏感,擔心疫至關西,于是,即刻寫信給西平郡功曹郭憲,詢問郭家儲備有多少治藥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