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左馮翊郡郡府和治所從臨晉縣縣城改為高陵縣縣城。
韓遂和軍師成公英派人請來左馮翊太守韓斌進行緊急商議,猜猜曹丞相為何把鄭渾、劉放、楊俊派到關西來任縣令,以及為何要把左馮翊郡治所遷到高陵縣。
成公英懷疑曹操赤壁戰敗后,兵力損失頗多,一時無力平定江東孫權和荊州的劉備,派三人來三輔是探聽一手的關于關西諸將的情報,曹操可能有意試探把平定天下的次序從之前的劉備、孫權、劉璋、關西、張魯、公孫康調整為關西、張魯、劉璋、劉備、孫權、公孫康。
韓斌認為朝廷想提前熟悉合陽縣,為將來從河東郡渡黃河進入合陽縣查明地勢、民情。而讓郡治所從靠近黃河的臨晉縣改為遠離黃河的高陵縣,也是想提前讓聯軍左馮翊的主力脫離黃河西岸,放松對黃河的警戒。
韓遂也感到鐘繇的四個條件很怪異,認可成公英和韓斌的判斷。命韓斌將夏陽的塢堡和縣城加固,保留不少于四千人的兵力。
合陽、邵陵一但有事,從夏陽出兵威懾之或死守夏陽。只要夏陽在手,西渡黃河之敵就無法向三輔縱深挺進。
由于不能過度得罪鐘繇,當前最緊要的事是保住產糧大縣高陵縣不落入左內史程休之手,三人最后決定先接受鐘繇的條件,日后再和鐘繇慢慢博弈。但不允許三個派來的新縣令招募縣府兵和從其它地方帶兵前來。
聯軍改合陽縣縣長衛旗為合陽縣縣丞,韓斌將左馮翊郡郡府和府吏從臨晉縣搬到高陵縣,但郡兵力向夏陽集中。
韓遂詢問了西鎮等金城郡韓家人口大規模向夏陽遷移的進展。韓斌答復基本順利,本年夏陽田地的春耕和秋收都未雇傭河東郡的勞力,全部自己勞作。
韓遂命韓斌考慮是否從夏陽分出一些韓家人口到邵陵縣,讓韓斌對山區地形的邵陵縣如何完善、如何防御盜賊和并州上郡提出具體策劃。韓斌答應回去帶兵進入那一帶仔細考察一番,之前從未去過。
送走韓斌,韓遂感到朝廷通過委派官吏前來關西在不斷試探聯軍的底限,此番操作會不會又是賈詡之策
長陵令吉黃擅離本縣去給前司徒趙溫奔喪,被鐘繇處決,長陵令一職已被聯軍重新任命給蔣石。此番鐘繇拿走安陵令,是在和聯軍討價還價,一職換一職。
右扶風郡安陵縣的位置不如長陵縣重要,韓遂單獨和右扶風太守昔坑商議后,解除韓米的安陵縣縣長職位,讓給朝廷派來的楊俊出任安陵令。韓米改任一直空缺的安陵縣縣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
按韓遂的要求,聯軍探部從以往信報中提取出曹操屬吏中非曹操親屬的主要親信中的派系,韓橋表示派系只能籠統地按州同鄉劃分,無法再深入了解
兗州派系奮武將軍程昱、御史
大夫郗慮、丞相軍祭酒董昭、太原太守董胄、丞相東曹掾毛玠、丞相戶曹掾衛臻、青州刺史孫觀、城陽太守孫康、利城太守吳敦、東莞太守尹禮、虎威將軍于禁、破虜將軍李典、折沖蕩寇將軍樂進、泰山太守呂虔、將軍賈信、陳留太守程豐程封、左內史程休、丞相司直韋晃、丞相長史萬潛、丞相長史謝奐、丞相長史袁霸、丞相長史王必、丞相左長史薛悌、丞相右長史王國、丞相掾王粲、甘陵太守涼茂、濟南太守郝光、北海太守鹽津、代理奮威將軍滿寵、丞相決曹掾應珣、丞相倉曹屬阮瑀、丞相軍謀祭酒典記室路粹、射聲校尉吳質;
豫州派系侍中守尚書令荀彧、尚書中軍師荀攸、督河北事荀衍、司隸校尉鐘繇、議郎侍中辛毗、參丞相軍事陳群、并州刺史梁習、南陽太守倪寬、沛相封仁、丞相掾和洽、議郎參軍事杜襲、丞相主簿趙儼、丞相主簿繁欽、樂安太守何夔、九江太守武端、丞相軍祭酒袁渙、列侯丁儀、黃門侍郎丁廙,中領軍史渙本年病亡,由典軍校尉夏侯淵行中領軍;
徐州派系威虜將軍實督青徐二州瑯邪國相徐州刺史臧霸、丞相軍祭酒王朗、平虜將軍征虜將軍劉勛、豫州刺史劉威、建武將軍劉若、平原太守劉琬、齊郡太守徐宣、丞相掾徐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