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部司馬毛黔,駐防粟邑縣,曲長謝山、曲長郭平;
都尉焦鐘,駐防左馮翊郡夏陽縣;
別部司馬上官乾,曲長侯恪、曲長史越;
別部司馬畢利,曲長蕭葛、曲長蘇邊。
韓遂檢閱在夏陽的軍隊,補足骨干將領后,二軍恢復了士氣。
告別夏陽眾人,韓遂等前往邵陵縣。
韓遂是第一次踏上這片山區。來到廢棄的邵陵古城,見到可憐兮兮的邵陵令鄭渾和韓斌派來的邵陵主簿王芽,身邊只有司隸校尉鐘繇派給的十名士兵,其中一名什長李柏。
鐘繇每月派人從河東郡皮氏縣河津市渡過黃河前來送十一人的年薪口糧。王芽的口糧由夏陽送帶來。
古城不大,無城門,只剩下殘破的城墻。古城中沒有完整的房屋,鄭渾等住在臨時搭建的茅草屋中,好在城中有口水井可用。
邵陵這片山區沒有望族,只零星分布住著一些散農。沒有城池、沒有鄉鎮。三十戶人村子就是大村了。
鄭渾來后,走訪了十幾個村,村落太過分散,根本無法按漢制十里一亭、十亭一鄉設置,于是每個村子任命一個亭長。
把帶來的九個兵任命為鄉長,任命什長李柏為代理縣功曹,十人熱情高漲,四處奔波去走訪村落,為自己的鄉拉人口。
王芽身兼幾乎所有縣吏職位,忙得不亦樂乎。
雖然鄭渾此番前來可能帶有對關西諸將不利的秘密使命,但韓遂還是被鄭渾等人的干勁所感動,當場答應自本年始每年撥給八十斤西域金幣或等價布帛幣用于逐步修復古城,另撥二十斤西域金幣用于雜支,改善生活等。
鄭渾終于忍不住流淚,邊哭邊道“韓將軍真乃上好之人。朝廷太窮,只給年薪口糧,勉強夠飽,還要分出一些口糧去買衣服、鹽、用品。當下征不到賦稅,將軍所濟真乃解燃眉之急也,有
了這筆錢,雇傭散農勞力來修古城,古城漸漸就會有人知曉,再開辦店鋪,山民就會來購物,古城就有了人氣。”
韓遂一邊安慰鄭渾,一邊鼓勵王芽協助縣令,把邵陵這片自古致今都未開發的山區建成一個象樣的縣。
韓遂問及梁山的盜賊,鄭渾回答尚未遇到,可能古城中除每月的口糧外還無可搶之物,但每個山民都被盜賊征過稅。
王芽估計,如果幾股盜賊共有一千人,家眷可能有四千人。如果這五千人靠山民養活,需要三萬五千畝的農田,或七百人耕種的所有糧食和菜。按此推斷,邵陵縣有庶民不少于五千人口和農田七萬畝。由于農田都在山凹中或山坡上,一時看不出這個山區里竟有如此多農田,或許山區太大,眾多一小塊地拼湊起來真有七萬畝。
眾人認可王芽所言。
韓遂為進一步了解鄭渾,在古城中搭建大帳住下,約鄭渾飲酒閑談,對鄭渾的經歷清楚了許多。
董卓在洛陽時曾讓尚書鄭泰為將軍,統率諸軍對抗袁紹的盟軍。當時有人向董卓說鄭泰智略過人,其實暗中與袁紹合謀,給其兵馬等于送給袁紹。董卓于是收回鄭泰兵權,改拜議郎。
其后,董卓遷都長安,鄭泰隨遷到長安。鄭泰有錢,接濟過很多人。
后來與荀攸和何颙等合謀暗殺董卓泄密,鄭泰從武關逃奔袁術,袁術上表鄭泰為揚州刺史,鄭泰死于上任的路上。
鄭渾攜鄭泰子鄭袤避難江東,依附豫章太守華歆。
建安六年,華歆向孫策投降,又歸曹操。曹操從華歆口中聽聞鄭渾,征召為司空掾,后改任九江郡下蔡縣縣長,又調往此地任職。鄭袤和自己的兒子鄭崇留在許都。
韓遂仔細端量著鄭渾一眼,鄭渾看上去有五十多歲了,被朝廷派到這個荒涼之地,也不知尚書臺咋想的。尚書荀攸和鄭渾兄長鄭泰可是好友,曾一同謀刺過董卓。
劉放說過鄭家與民間劍客有關系,鄭泰將一批劍客留在梁山或許鄭渾主動要求來此任職是與梁山劍客接頭
但鄭渾已來邵陵多日,也不象是見過劍客。如果見過,劍客不會不給些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