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貼補聯軍糧食有節余。
龍耆城西域侍子及家眷已全部遷往鄴城,中止調往龍耆城粟米。
武威郡祖厲縣張羌子張家剩余人口已遷往陳倉縣,在陳倉縣暫不承擔任何征調。
取消用粟米去雍州兌豆,直接調撥三十萬石豆運往鐘羌四鄉,另調一萬石粟米去鐘羌四鄉。
本年大宗粟米和豆不出售。
新地少許耕種田所需的耕畜由鐘羌四鄉的馬匹等替代。
韓家本年無償調撥給聯軍五萬石豆,用做戰馬精飼料。邵陵縣已失,長離川豆有庫存。
西鎮人口口糧從西鎮庫存扣。
從高陵縣調來二十二萬石粟米;從長安縣調來三十八萬石粟米;從夏陽縣調來一百二十萬石粟米。
加上上年庫余,新地西鎮方城地下倉窖最終粟米三百九十二個,豆一百七十五個,麥儲空。空窖占三十三個。多出八千零七十七石粟米、二千六百二十五石豆堆放在地面倉中。
新地塢堡地下倉窖存五萬石粟米,舊米已優先用掉。
鐘羌四鄉
羌民人口一萬四千七百六十八人。不上繳,自經營。接管新地。
渭南之戰,戰損二萬三千匹備馬、五千零五十一頭毛驢、二千二百匹騾。
在西縣皇家軍馬苑柯沭部落放養的三萬八千匹馬損失一萬八千匹,所剩的二萬馬匹已全部遷到鐘羌四鄉交給鐘羌民放養。
鐘羌地年底放養馬七萬匹、毛驢五千頭、騾二千五百匹、二萬六千八百頭耕牛。下年開始,計劃每年多繁衍一萬匹馬駒做為新增馬匹。
每人出售二頭羊支付雜支。
本年人畜吃掉預留的三十萬石豆,一人一年約一石豆,一馬、驢、騾一年約二石豆,一頭耕牛四石豆。下年豆耗應有所減少。
多繁育的生畜出售,換回放養的羊用豆、人畜用鹽等,貼補雜支。
調往洮水南岸一萬石粟米,從西鎮調來一萬石粟米和三十萬石豆入庫。
鐘羌四鄉四個大塢堡和四個小方城共儲一萬石粟米和四十萬石豆。
涼州以及三輔高陵、長安、平陵等縣韓家所在地的耕牛、聯軍的戰馬等當地草料不足的部分,大都由鐘羌四鄉補給干草料。還有一些干草料由勇士縣牧苑及西縣皇家軍馬苑等處。儲運費從出售部分干草料支付。
陳倉縣
張姜子張家莊苑
人口三千七百七十六人,其中四百五十六口引弓門客及其子女家眷遷往西鎮。上年庫余二十三萬八千二百六十二石粟米,一萬一千五百斤西域金幣。
本年耕種二萬畝粟米田,三千畝菜、豆、瓜果田,三千畝麻田,一千五百畝葛田。
收獲八萬石粟米。
留足口糧六萬七千九百六十八石粟米,畜用八百八十石粟米兌豆。
按四千人口雜支費二百斤西域金幣。
本年底,陳倉失陷前,搶運到西鎮二十萬石粟米、一萬一千三百斤西域金幣、五十人,繼續做為張姜子張家私家家產和家丁。
庫余四萬九千四百一十四石粟米,零斤西域金幣。留下的人口為三千七百二十六人。
以陳倉縣為中心的三輔各縣大葡萄田圈
人口二千零二十八人,人口、口糧、衣物和雜支費已計入夏陽。顯親支付征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