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行此行一路上都在不斷和主公韓遂談對在許都為人質的父親的擔憂。
韓遂自己的二個兒子及家眷也在許都為人質。二人設想各種解救辦法,但都不理想或不易實施,萬一暴露,反而會給人質帶來危險。
原本大戰前設想多抓獲曹操的將領來換人質,結果大敗,一個俘虜也未抓到。
閻行帶領八百漢騎隨韓遂進入臨羌縣縣城,西平郡郡功曹郭憲和西都長郭泊從西都縣縣城趕來,和臨羌令閻孚迎接韓遂、閻行等入城。
破羌長麴覺、安夷長成公適也從本縣趕來。除閻孚頗為年輕外,其它三個縣長都是老者,郭泊和成公適從故金城太守陳懿時代就是金城郡的縣長,麴覺是麴家的老學者。
韓遂對郭泊和成公適表示頗為內疚,一直沒有給二人晉升的機會,觸動二人邊抹淚邊誓不介意永不出老金城郡。
與西平郡官吏聚宴后,韓遂帶著侍衛隊前往龍耆城。
西部都尉兼龍耆城總管兼西域百騎部百騎長尉遲曲田出城十里迎接主公進城。
龍耆城青海海晏縣的“耆qi”是“六十歲”之意,如同“耋”是七八十歲,“耄”是八九十歲。
或許是羌人不識此字,或發此音有難度,干脆把“耆”讀寫成“夷”字,于是龍耆城又稱龍夷城。
由于從每個方向遠看過去,龍耆城城池給人看上去似乎都是一個三角,故漢人更喜歡稱龍耆城為三角城。
據傳,西王母的故鄉就在三角城一帶。
城池易守難攻,就像一顆釘子插入西羌北部,曾是王莽設立的西海郡治所。
王莽認為已有東海郡、南海郡、北海郡,為湊齊西海郡,向卑禾羌買下環西海湖地區,并在環湖地區設修遠、監羌、興武、軍虜、順礫五縣歸西海郡管轄。
五縣各修一座城池,龍耆城是第一城,西海的尕海邊的尕海城為第二城、靠近鹽湖的青鹽城為第三城、靠近積石山的積石山城為第四城、靠近燒當羌赤嶺的大允谷城為第五城。王莽新朝倒臺后,西羌重新奪回環湖地區,西海郡廢除。
韓遂一直將西域百騎部的一百騎兵養在此城,從未列出聯軍編制,以示西域諸蕃國支持聯軍,從未用其打過仗。
每逢戰事,征西將軍府官吏常調西域百騎部在涼州地界押運或守護軍糧和軍需。
西域百騎部的人及在韓家領一份年薪,其在各蕃國的家眷從于闐韓家再領一份年薪,雙份年薪吸引騎兵非常敬職。
有些人年齡偏大了也不退役,其蕃國內很多人想來替換也不成。近些年,有人病亡,有人重病回鄉,才使得騎兵更換。
常年駐扎于此和與漢羌民共運軍糧,許多西域百騎部的人通過與之接觸已學會一些羌語和漢話,韓遂與之交流基本懂對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