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朝陽初上。
徐子麟醒來的消息不脛而走,小筑內格外的熱鬧來探望的人絡繹不絕,病榻前立滿了人包括玉女也來了,唯獨不見徐老天師的身影。
舉目四顧,子麟在人群中搜尋熟悉再不能熟悉的身影,一無所獲,仿佛爺爺是在故意躲著他,不愿相見。
今日里囝裴的話格外多了些,興許是劫后余生轉了性子,也許他本性如此也未可知,被一群小妖圍著談及大戰妖帝一役,其中兇險聽得大家都為之捏了一把冷汗,若非妖帝飛廉妖力不濟,此役鹿死誰手尤未可知。
囝裴繪聲繪色講到徐老天師如何祭起掌心雷,如何誅殺妖帝飛廉,說的是眉飛色舞惟妙惟肖,小妖們聽得仔細問得起勁,嘰嘰喳喳嚷嚷個不停,一時興起竹筒里倒豆子和盤托出,高興之余卻似乎忘了病榻上躺著的人。
鴉雀無聲。
囝裴也知說漏了嘴,恨不得扇自個耳光才好,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
“怎么沒了,阿離還想聽故事,講嗎,講嗎”
唯有懵懂無知的阿離撒著嬌,纏著囝裴要聽故事,幸好有晏婆婆在這才解了圍,屋子里的氣氛徒然變得有些怪異起來,許多雙眼睛同時掃向病榻。
徐子麟大病初愈面色稍顯蒼白,創傷處已經重新上藥,雖有些萎靡不振但并無大礙,眼里不停閃爍著晶瑩。
大義,親情,自古難兩全。
徐子麟知道爺爺所作一切是為了天下蒼生,大義滅親也著實無可厚非,他哪怕臨死一刻也未曾責怪過,然而明知此事爺爺做得不錯,但為了天下大義甘愿犧牲他,老天師唯一的孫兒,一脈單傳的香火,心中難免有些哀傷。
更為重要的是徐贛一直避而不見,這一點讓徐子麟很是傷心。
回想起兒時快樂的歲月,模糊的記憶始于出生之日,老人第一個抱起寶貝孫兒,而孫兒也送上人生第一次哇哇大哭。老人為了逗孫子一樂甘愿為馬,趴在地上轉上一圈又一圈不知疲倦為何物。老人遠在千里之外卻無時無刻不惦記孫兒,特意遣人送上精致江南小點,讓孫兒品嘗到人世間最甜的滋味。老人云游歸來必會帶些小玩意哄著孫兒高興,所以孫兒總是會在村口耐心等待,等著朝思暮想的老人回家。
兒時記憶猶如走馬觀燈,老人的一言一笑仿佛就在眼前。
花無百日香,人無百日好。
隨著年歲的增長爺爺也開始變了,變得不通情理,變得嚴厲苛刻,往往為了一件芝麻綠豆點的小事動用家法,子麟為此不知挨過多少頓打,村里相鄰為此也沒少勸老人家,但是老人仿佛熱此不疲,從不聽人又力依舊我行我素,久而久之此事成了村里人的一大談資,打著打著孩子也就大了,自大成人爺爺打人的次數明顯少人,教訓挨罵逐漸變得多了。
其實說到底這一切都是為了他女子,老人家的一番苦心徐子麟何嘗不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大道理在私塾中念誦不下千遍,但只有真正的經歷過方可領悟,自青邱山一行徐子麟生生死死不下數十回,人間百態,世態炎涼也有所知曉,經歷的越多也知道了誰才是對他真的好,世上沒有一人能真正看得起他,唯獨爺爺一人不惜工本,費勁心力雕琢他這塊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