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郡南陽郡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聞名遐邇的楚長城坐落在此。
楚長城連綿數百里,十里一碉樓各設烽火臺,遇上戰事燃起烽火,火光連綿百里之遠,蔚為壯觀。
南陽郡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原本熱鬧非常的城鎮,而今門可羅雀蕭條非常。
冰涼的過堂風一吹,鐵匠鋪內懸掛的青銅器皿彼此碰撞,發出刺耳的金鳴。往日里熱鬧的街市煙消云散,市集多是人去樓空,只有個挑著扁擔的柴夫,挑著擔子沿街叫賣。
集市上有一酒肆,城里唯一還開門營生所在,但凡酒肆必有三教九流之徒集聚,也是收集情報的好去處。
柴夫見生意清淡找一地歇腳,進了酒肆尋一處僻靜放下挑子,丟了錢一株叫來二兩小酒,一碟小菜,自斟自飲。
“各位可曾聽說,郡守可換人啦”
“咳還不都是勞什子的陰兵借道給鬧的,這地都沒法待了。”
“誰說不是,害得咱們都不敢出門。”
“你們說怪不怪,這些個陰兵鬧騰也夠仨月了,咋還不走了嘿”
“誰說不是,再鬧騰下去我看也別待了。”
酒肆里的人多是來買醉,一醉可解千愁,不過酒入愁腸愁更愁。
偌大個南陽郡怎個招惹上了污穢之物,難道說是韓國連年征戰尸殍遍野,孤魂野鬼從黃泉爬上來勾魂索命。
人們不敢明目張膽的言論,但是誰也攔不住大家伙往這個方面去想。
柴夫將剩余的殘救一飲而進,挑起了擔子徑直向城北,找處僻靜所在換上另一套行頭,成了一韓國兵勇直奔城北郡守府邸。
南陽郡守府邸氣勢恢宏,門前豎兩座鎮妖,前門有衙役把守,兵甲并不從前門走,低著頭偷瞄上一眼,嘴角詭異的浮現一抹冷笑,繞著道到了后門。
后門半開半掩未關嚴實,像是有人故意留著門,兵甲環顧左右見四下里無人,這才推門進去,到了后院自有人接應,領著他去往后山一處幽靜。
聽風閣。
聞如其名建立在地勢開闊處的亭臺水榭,背山面水,景色怡人。
南陽之美天下皆知,聽風閣便是南陽之美的縮影,湖光山色相映成趣,鬧中取靜依托山勢而建,渾然天成,巧奪天工,碧水藍天下實在是避暑消夏的不二選擇,放眼整座宛郡也實找不出幾個能勝過此地的美景。
爬上半山腰,聽風閣有一人久侯多時,見了兵勇迫不及待的問道“事情可有眉目。”
“大人,幸不辱使命。此物乃是信物,請大人收好。”
“好。”
“下月初八,大吉。”
“明白。”
“大人,在下告辭。”
“去吧”
兵勇匆忙起身告退絕不耽擱,大人也不挽留直送此人下樓禮遇有加,并遣人送兵勇出了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