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陶博彥的速度也絕對不是中平陶家那些真氣境界的執事所能夠比擬的,更比說那些胎息境界的武者了。
奔襲了沒有多長時間,中平陶家那些胎息境界的武者,便漸漸跟不上陶博彥的身影了。
唯有真氣境界的高忠,勉勉強強能夠吊在陶博彥的身后,不過卻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中平陶家的其他武者,越來越無法跟上陶博彥速度的時候,高忠還告知了陶博彥一個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周言已然快要離開定軍山的地界了。
早在剛開始搜尋周言的時候,陶博彥命令麾下的武者兵分兩路,他和高忠在定軍山北側尋找周言的蹤跡,而高義和那名李姓執事則是在定軍山南面搜索。
雙方之間差不多就有百里左右的距離,而那些從周言手下逃得性命的胎息境界武者,在和陶博彥匯合的過程當中便浪費了一段時間。
再加上周言又是先一步從那家酒肆附近動身,在這一來一回當中,陶博彥和周言之間的距離就近乎相差了兩百里的距離了。
陶博彥雖然是全速追蹤周言,然而周言的速度也絕對不慢,再加上陶博彥初時為了等候陶家的那些武者,在路上又耽擱了一段時間。
因此周言和陶博彥之間的距離,反倒是并沒有拉開多少。
好在陶博彥當機立斷,最終只帶著能夠追蹤到周言蹤跡的高忠趕路,這才漸漸有了追上周言身影的趨勢。
然而高忠之前為了施展血引秘法,他身軀當中的氣血之力折損了不少,根本就不再全勝的狀態。
伴隨著連番全速前進的追蹤,高忠自身的武道真氣消耗的是越來越巨大,已然沒有力氣在追蹤下去了。
如果一旦讓周言拉開了三百里的距離,高忠便再也無法感知到周言的具體位置,到時候中平陶家想要緝拿周言,就如同大海撈針那般困難。
不過幸好在這一路的狂奔急襲之下,陶博彥和周言之間的距離已經不足三十余里了,而且周言也沒有在改變方向,只是一路向著定軍山南面疾行。
為了避免周言脫離出高忠的血引感知,陶博彥便根據高忠所指出的方向,爆發出他全部的速度,一路朝著周言的身后追了上來。
此時此刻,陶博彥憑借著他那好似鷹隼般敏銳的眼力勁,甚至已經隱隱能夠看見前方那同樣速度不慢,一路朝著山下行去的人影了。
就如同周言所推測的那般,在這種大雨傾盆的天氣之下,除了準備逃離定軍山地界的周言以外,又有什么人會踏著這種泥濘不堪的山路,速度迅疾無比的趕路?
陶博彥當時就在心中斷定,那仿佛是黑點般渺小的人影,必然就是正在逃路的周言。
因此他便保持著全速急奔的步伐,一路朝著周言追了上來。
雖然周言福靈心至的發現了身后飛速追趕上來的陶博彥,他也同樣自身的速度提升到了極致,一路朝著定遠縣城之內狂奔而去。
但是周言和陶博彥之間畢竟相差了一個武道境界,陶博彥的速度無疑要比周言更為迅疾。
這一追一逃之間,周言已然被陶博彥漸漸地追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