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預計時間過去了一半,民眾撤離了約三百萬人,平均每個小時有25萬民眾撤離巴布亞新幾內亞,這個效率已經全是奇跡一般的高了,在黑兵組織的調配之下,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比這效率更高。
但是,還是不夠
因為整個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民眾,大約是九百萬人,目前為止撤離進度只有三分之一如果按照當前的狀況撤離下去,那么他們在24小時結束后,還將會有三分之一的人留在島上。
原文來自于塔a讀a
三分之一就是三百萬人
“怎么會這樣是運力不足嗎”祝施久問道。
“應該是路線選擇問題。”荊棘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立馬一邊根據已有的匯報進行分析,一邊向祝施久闡述了自己的想法。
此時的二人仍然在直升機上,荊棘直接從包中拿出了一份之前緊急設定的撤離路線圖,這張圖里詳細制定了民眾們的撤離路線,這也是經過黑兵組織一眾專家討論過后確定的最佳撤離路線,理論上講應當能夠達到高效運作的程度。
然而實際操作上卻并不是那么盡如人意。
“在制定這張撤離路線的時候,由于時間太過緊迫,所以沒有時間來進行實地考察。巴布亞新幾內亞存在大量的山間小路,這些小路都沒有被記錄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地圖當中。”
“正因為如此,專家們才沒有將之納入考慮,而民眾們也并非全都是聽從指揮按照軍方的命令選擇固定的撤離路線,大量的民眾選擇了他們熟知的鄉間小路,自發進行撤離。”
“另外,民眾們普遍不愿意選擇海邊的撤離路線,這就導致了海路空閑,空路繁忙的狀況。運力不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撤離調配上出現了問題。這里是數據,我先傳給你,你自己慢慢看。”
荊棘向祝施久簡單解釋了兩句,隨后給他傳輸了一份數據文件,里面詳細記載了撤離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及各種撤離數據。
祝施久將其仔細看完,將各種數據記在了腦海當中。
原文來自于塔a讀a
盡管他不是專業者,有很多東西沒有看懂,但這并不妨礙他把這些東西全都記下來方便之后回檔了再給專家們看,先不說專家們會不會相信,就光是他提前拋出專家們最終緊急討論的撤離路線,就夠剩下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了。
一次撤離不了,那就進行第二次,第二次不行,那就第三次
只要不斷進行調整,就總能夠調整出一種最佳的撤離方桉來,這就是祝施久的底氣所在。
所以他現在也放平了心態,等待最終24小時后的撤離結果。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情況貌似比他想象的更糟
在距離全面撤離20小時之際,荊棘的通訊接到了匯報。
“報告發現異蟲地點是撤離點芒特哈根廣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