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目,荊棘說這次的任務沒有指揮官,所以她所知的情報都是來源于自己的隊員以及其他精英隊長的調配工作,祝施久想問更有價值的情報結果卻一無所獲。
沒有構建情報互通網絡的弊端就在這里了,大家各自為戰,事先劃分好各自的職責,面對實時變化的局面一成不變,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死板與低效。
黑兵的觀念就是任務所在,便是職責所在,不得擅離。
因此沒有指揮官的命令,他們不會輕易變動自己的任務,在沒有指揮官的情況下,每一支小隊的隊長便是各自隊伍的最高指揮官。
所以若是自己想要無形之中指揮全局,那么唯有通過荊棘來遠程跟所有隊長進行溝通。
在隊長通訊網絡內,至少得跟所有隊長建立聯系。
祝施久又對荊棘說“荊棘隊長,就算你不想成為指揮官,跟所有隊長建立聯系網絡也很正常吧畢竟你是目前對情況最為了解的隊長。我建議跟所有到來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隊長建立聯絡關系。”
也就是俗稱的“加好友”。
如果說之后會建立起來的隊長通訊網絡是一個群聊的話,那么所有人都可以在群聊內匯報自己的情況,但單個黑兵跟單個黑兵之間的聯系卻沒有那么容易。
上一周目,所有小隊都是隔段時間將自己小隊的情況上報給組織,而后等待組織給出命令,唯有遭遇了突發情況,才會在隊長通訊網絡中公布出來。其余時候隊長跟隊長之間幾乎毫無溝通。
而祝施久想做的,就是以荊棘為中心,跟所有隊長都加上好友,而后在任務過程中,荊棘便可以對所有隊長發起聯絡請求了。
荊棘想了想,好像這么做也沒有壞處,于是點點頭同意了祝施久的建議。
于是,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內,祝施久陪同在荊棘的身邊,會見了一個又一個的隊長。
然而現實卻并不太理想。
僅有一部分隊長是乘坐直升機降臨在港口的,其他隊長都沒有在港口停留,直接各自飛往不同的撤離點,以至于荊棘都沒有跟其他隊長說上話。
撤離方案每個人都有,顯示所有黑兵方位的雷達網絡各自的隊長們也都有,隊長們在被組織通知要執行任務的時候也都已經加入了隊長的通訊頻道了,所以很多隊長都認為沒有必要跟荊棘對話了解情況,一切有什么事在通訊頻道內溝通就好了,荊棘又不是這次任務的指揮官。
有這種想法的隊長并不在少數,不過好在,所有來到港口的黑兵都開放了荊棘的聯絡權限。
就像祝施久在上一周目見到過的隊長哈根達斯。
原文來自于塔aa讀aa
他就先降臨到了港口。
五六架直升機從天而降,螺旋槳發出的噪音讓現場轟鳴不斷,同時狂風烈烈,吹得人睜不開雙眼。
哈根達斯一落地,便猜出了二人的身份:“荊棘隊長,還有先知”
“哈根達斯隊長。我們已經等你們許久了”還沒等到荊棘發話,祝施久便熱情地迎了上去。
荊棘在一旁暗自警惕。
哈根達斯隊長也是蟲人研究計劃的人否則沒道理祝施久會認識。
哈根達斯對二人說道“我是來了解情況的,我被組織安排到芒特哈根撤離點。我將率領小隊負責那一片區域的民眾撤離工作。”
“好的,我們已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