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廣陵市政府協調多部門抓緊時間搞定“廣陵市揚子江批發市場暨廣陵市秋季集市”的時候,有些原本沒啥追求的中層干部,竟是屁顛屁顛跑來朱躍進這里匯報工作。
當然腦子進水的選擇他在加班的時候匯報工作,腦子正常的,則是直接在城市管理上獻計獻策。
想要搭上朱躍進這條舊船的年輕人,居然還不少,可見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糾纏,哪一代人都是逃不掉的。
廣陵市政府的內部會議,肯定不會跟張浩南胡扯,不過廣陵市代市長,為這件事情,還要跑省里一趟,所以張浩南也就很輕松知道了廣陵市的具體實施管理辦法。
省報也第一時間做了專題報道,標題就是“招小商,引小資”,大概這就是朱躍進秋冬到明年的工作主題。
那些重工、石化等等大項目,有一說一,廣陵市本身撈不著半點話語權,錢是有的,崗位也是有的,但要說這些大國企的就業崗位,廣陵市市政府能夠監督還是增減,那都是癡人說夢。
連著加了八天班,朱躍進開副市長辦公室會議的時候,看到項目進度很快,市政、城管以及街道等等部門單位都挺上心,也感慨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啊。”
李秘書不知道自己老板在說什么,只是感覺到老板心情還不錯,于是稍稍地拍了個馬屁“市長這幾天加班太多了,要注意休息啊。”
“先不急,二十八號開業之后,再休息也不遲。”
手頭最要緊的,就是把跟著一起加班的一線辦事員福利解決一下。
朱躍進厚著臉皮問張浩南賒了幾百雙膠鞋還有雨衣,至于說勞保手套什么的,倒是不用賒,因為“長弓制鞋廠”每個季度都會捐一點給婦聯殘聯,多的都是大家分分。
剩下的就是飯補通勤補貼還有住宿補貼,“本地出差”這種陰間操作,因為朱躍進在頂層達成了意見統一,所以論功行賞,那都是組織上的,于是執行的時候,也就沒有卡著。
打了個馬虎眼,算是由得這種騷操作存在,但下不為例。
加班的基層干部帶隊也底氣足一點,不然就只能自己手頭松一點飯票出來,皇帝不差餓兵,到哪兒都是這個道理。
頂層的意見統一之后,在鏟除一些有活力社會團體的決定上,朱躍進以退為進,把“招小商,引小資”的工作主題,分出一部分功勞出去。
權衡利弊,要錢還是要政績,官場動物都會有正常的抉擇。
誰都知道這是朱躍進的陽謀,但又不得不上鉤,再加上朱躍進在十月二十五六號開始,就邀請了“沙城食品”“大橋食品”來廣陵考察,此時的丁永和呂衛東,那可不是阿貓阿狗,后者更是拿著百萬年薪,門路遍布全國甚至海外。
廣陵市本地的食品企業,在品牌化戰略上,呂衛東二十幾年前也是操刀過的,很多本地老國營食品廠的一把手,見了他還得喊一聲呂總或者呂工,親近一點的,直接就是要喊師傅。
能把丁永、呂衛東請過來,本地很多同類產品,就有機會跟著“沙城食品”和“大橋食品”鋪貨整個華東,甚至還能出口。
二十六號晚宴,朱躍進就給本地醬菜廠做了中間人,算是牽線搭橋,然后呂衛東就承諾了兩個采購訂單,都是出口用的,一個去倭奴,一個去東南亞的暹羅。
量雖然不大,意義還是可以的,雖然只是賣點醬菜,但呂衛東也說了,根據客戶反饋,到時候可能會微調口味,要是下訂單,就直接委托廣陵市本地的醬菜廠代加工。
也就是說,很有可能讓本地企業拿到“大橋食品”的長期訂單。
朱躍進在本地食品企業負責人的眼中,形象越發地清晰且高大起來,雖然朱躍進實際上也就一米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