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諶很是欣慰,從性格上來說,張瑾、張然瑜、張玲、張瓏都很不錯,老大的氣場最強,最有派頭;老二性格寬厚,是典型的傳統長子模樣。
正所謂“三歲看八十”,劉諶覺得老大老二將來都會過得不錯,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爹媽不太正常。
“那肯定的,種好。”
“”
見張浩南這副狗樣,劉諶真是半句話都不想跟他聊。
不過張家的人倒是很激動,畢竟姑蘇副市長來鄉下吃家常菜,這也不常見啊。
大官,絕對大官了。
只是魏剛過來之后,鄉下人才知道老市長的地位似乎還要高一點。
畢竟劉諶姿態更低。
“陸文兵這個人,水平確實可以。”
吃飯的時候,禿頭老漢對過完年的政府駐企業綜合服務工作站設置,那是相當的滿意。
不過也不是什么企業都有這個資格,起碼得有形成“產業園”“工業園”的規模,才算有了實力。
光看產值沒啥卵用,要看帶動的就業人數,以這個為標準。
人多了才會嘴雜,這是社會基本規律。
“確實有一套,留在沙城實在是有點大材小用。估計再有個兩年也差不多要回梁溪或者去姑蘇。”
張浩南倒也認賬,現在有驚無險,暗地里雖然風波詭譎,總算明面上風平浪靜,社會面也沒有出現什么輿情,除了那些死了兒子老公的人家,基本上沒人不滿意的。
不過陸文兵麻煩也不小就是了,這次顧正剛他們拿去做獎章的人頭,有兩個是梁溪地頭蛇的侄兒外甥,公對公的穿小鞋肯定不可能從梁溪扔到沙城來,但輿論上做點小引導,兩江省省府大院里面摻一點豬飼料,還是夠陸文兵頭疼的。
講白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都要有圈子。
哪怕是張浩南這么狂,也有圈子,只不過跟一般的權力生物圈子截然不同罷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張浩南算是本地區理想主義者的一座靠山,荒涼是肯定荒涼的,這山頭寸草不生鳥不屙屎,管飯是不可能了,但靠過來小坐休息,借一下山陰遮陽避雨,張老板也不會介意。
“跟陸文兵加深合作,還是有好處的。”
“公對公嘛。”
聽到劉諶建議,張浩南也很坦然,陸文兵這雜種也是個絕頂聰明的家伙,雖然不喜歡,但有一說一,正因為他絕頂聰明,很多事情的推動,有他幫忙,能省不少事情。
跟那些天天喝咖啡裝逼的僵尸比起來,陸文兵至少還像個人。
聊了會兒天,幾個熊孩子拿了一些水果糕點過來,老先生們吃得也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