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對自己的制香能力,產生了懷疑,也讓他不禁對起初夸下的海口
,有些懊悔。
“不管了,按這六種材料試試再說”烏桑在屋內來回踱了數圈后,很快就下定了決心。
以他長年和香料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制成這怪異黑香的材料應該有十二種左右,如果能探明一半,就可以開始嘗試彷制。
如今不管怎么說,也有了初步的判斷,不試試又怎么知道能不能成,說不定真成功了呢
不過在動手之前,他得去和袁銘先知會一聲。
烏桑起身,來到袁銘的住處外。
“袁小友,對那黑香我已經有了”他推開房門,說道。
話說到一半,他的聲音突然啞住。
屋內,袁銘正手持一束微紅的線香,在燭火上微微熏蒸,做著最后的成型步驟。
“這香,是你制出來的”烏桑嘴巴微張。
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得出,袁銘此刻手持的微紅線香相當完美,制作工藝比起他來,竟不遜色多少。
“呵呵,看了書,又接受了名師指點,這幾日來已經對制香有點熟悉了。”袁銘微微一笑的說道。
烏桑聽了受用,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結果當他眼睛余光再次一掃袁銘身旁的銅盆,看到里面已經躺著的四五根線香,有的已經斷裂,但精細程度卻和袁銘手中的那根大差不差。
烏桑的眼睛不由得瞪大,袁銘已經制作了這么多香,那就說明此人聰慧異常了。
要知道,自己雖然不如父輩那般刻苦,但也是自小開始,花費了足足十年功夫才小有所成,后又經歷了二十年才有今日的成就。
制香工藝雖看似簡單,卻是一門實打實需要耗費時間去鉆研的技術活啊,可才幾日時間,就被眼前這不滿二十歲的小子給掌握了
這是他近幾日來,除了無法摸清黑香成分外,第二次受到的正面打擊。
“烏桑先生,你在想什么”袁銘的聲音再度傳來,將烏桑從愣神中拉了回來。
“咳,沒沒什么。關于那黑香的材料中,有六種已有眉目,其中兩種把握較大,以我的經驗,可以開始嘗試著制制看所以和你說一聲。”
烏桑輕咳一聲,遞給袁銘一張記錄成分的紙片,說道。
“烏桑先生對香料的了解果然非比尋常,不過彷制之事不如交給我,你繼續研究黑香的成分,爭取能有更多進展。”袁銘面上一喜,取出一小袋錢幣遞給對方。
“也好。以小友你如今的制香手藝,來彷制多半沒什么問題。這樣我便能專心查明黑香成分了。”烏桑將錢袋掂了掂,喜滋滋的收好后,雖然對后續進一步探查沒什么底氣,仍是硬著頭皮應道。
“那就拜托烏桑先生了”袁銘說道。
烏桑沒有久留,將關于六種材料的猜測,以及過程中對黑香的了解,都告訴了袁銘,并將那六種材料也一并留下了一些后,便告辭離去。
當天夜里,袁銘利用這兩種可能性較大的材料,以及四種只是猜測的材料,制作出一根新的線香,仍然以失敗告終。
袁銘沒有氣餒,繼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