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來瞥了眼懸掛在門外的布招子,隨口答道“因為貴處的名字好,五龍茶室,讓本坐館非常有感覺”
掌柜一頭霧水,這個名字平平無奇,真的很好嗎
蘇州城的標志性象征閶門那邊,有五條水流在此匯聚,人稱“五龍匯閶”。
所以距離閶門不過三里地的茶舍起個名字叫五龍茶室,并不算稀奇吧
前些日子堂口被虎丘徐家毀了后,林泰來在城區暫時沒有固定地方,就把這茶舍當成了聯絡點,并通知了熟人們。
想找他的人,都會來茶舍尋找,或者在茶舍留個口信,一般都是高長江說書時兼職接待。
今早林泰來坐在五龍茶室里,看看有沒有事情上門,確實覺得,太有坐館的感覺了。
按計劃,今天要去盤一盤金陵偷渡來的尹姬。
林坐館正在吩咐手下,一會兒出去怎么做事時,有個衙役站在了茶舍門口。
然后就聽到衙役叫道“安樂堂分堂的人在嗎縣尊諭示各堂口,近日名流匯集蘇州城,各堂口嚴禁在城區聚眾群毆”
城區指的是城墻以內地面,以及城墻外面的上塘、南濠、山塘三條臨近城墻的商業區。
四大金剛嘀咕說“縣衙管得忒寬了,底層堂口打斗也礙不到老爺們的文壇盛會啊,限制堂口作甚”
林坐館卻別有感慨說“這道諭令簡直太經典了,歷久而彌香可彌漫數百年啊,同樣讓我非常有感覺。”
衙役走了后,又來了個跑腿的差役,在門口探頭探腦的找到了林坐館,然后就走了進來。
林泰來很意外的問道“這不是滸墅關的丁差役么怎得有閑心來尋我先喝茶”
丁差役答道“我們的王老爺命我過來傳話,讓你給他送一首詩過去。”
“什么題材署誰的名”林泰來聽到業務上門,就又問了兩個很關鍵的問題。
如果署王之都的名,就隨便對付一下;如果署自己的名,就稍微認真點。
但以王之都上次表現出的底線看,應該不會隨便拿別人的詩文來冒名。
丁差役答話說“打倭寇的那位戚將軍戚少保你肯定知道吧,最近告老還鄉了。
戚少保和王老爺都是山東人,王老爺便想送這位同鄉英雄一首詩。
只要詩詞好就行,署你的名”
林泰來登時就來了興趣,這可是打遍南北,名震天下的戚繼光啊。
當世第一名將,名聲大到婦孺皆知,幾百年后歷史課本上碩果僅存的幾個民族英雄之一
不過這位名將和原首輔張居正走得太近,在張居正去世后這三年,一直受到極端反張居正原教旨勢力的攻訐。
這又導致當今萬歷皇帝對戚繼光猜疑甚重,先是橫跨八千里把戚繼光從塞北調到了廣東當總兵官。
然后又以“年老多病”為理由,把戚繼光解職了,讓戚繼光人生最后這幾年,精神上非常失意和郁悶。
但有一說一,戚繼光即便被調職和解職,也只是涉及到具體職務。
他左都督、少保這些虛銜官位還都在,仍然享受一品武臣待遇,幾個兒子都恩蔭了錦衣衛指揮之類的官爵。
所以關于那些戚繼光晚年窮到看不起病,貧困而死的說法,估計都是他的文人朋友想趁機黑一把萬歷皇帝
給戚繼光寫詩,林泰來并不想圖什么,也圖不到多大利益,畢竟這是一個已經被皇帝猜疑和排斥的名將。
但出于對民族英雄的尊重,林教授還是認真想出了一首。
“拿紙筆來”林教授對著茶舍掌柜喊道。
掌柜不情不愿的拿了一套文具過來,然后小心翼翼的提醒說“最近四方文人匯聚蘇州城,南濠街的筆墨紙的價格都上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