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人出身的高長江,精通各種話本,對眼前這種場景當然不陌生。
那些清官題材的話本里,肯定有大量這種百姓走投無路喊冤告狀的場面。
然后大概率是愛民如子的青天大老爺微服私訪,經過一番驚險的波折后,正義戰勝邪惡,終于清除惡霸,還了地方一個朗朗乾坤。
但讓高長江感到不對勁的是,自家坐館怎么成了里的反派惡霸角色
此刻高長江忽然又理解,為何坐館對文壇事業和科舉功名孜孜以求了。
如果自家坐館有功名在身,還能被當惡霸告嗎
新知縣上任有很多儀式,當然不可能全部浪費在受理告狀上,還要去縣衙轉圈和拜城隍廟。
一直到下午,才把今日儀式都做完了。
然后鄧知縣不顧橫跨兩縣的舟車勞累,立刻召集了幕僚們,在后堂議事。
鄧知縣一共聘請了三位私人幕僚,也就是俗稱的師爺。
這是當前一個最流行的配置,三位師爺分管錢糧、刑名、文書交際,基本上能把最核心的工作包羅了。
鄧知縣很坦率的說“關于這林泰來,先生們都說說吧,我還是拿捏不定。”
在公眾面前,可以表現的很熱血,但私底下必須理智,任何決策都是要經過反復斟酌的。
文書師爺率先開口道“打林泰來,是文壇老盟主王鳳洲的意思,王鳳洲和王荊石閣老又十分親密。
但又聽說,林泰來也不知怎么辦到的,最近忽然和申府走的很近,這確實叫人難做。”
鄧知縣嘆道“我終于明白前任馮大人為何一刻也不愿意停留,任期到了就匆匆離去。
區區一個鄉里小豪強,居然也成了神仙打架的局面。”
都往最高里想,一邊是執掌文壇輿論的王盟主加王閣老,一邊是申首輔,這不是神仙打架又是什么
為什么說在江南當知縣是地獄級難度,就是這個原因。
刑名師爺則分析說“不只是簡單的看兩邊實力對比,還要看兩邊的重視程度。
東主調任吳縣,就是王閣老直接運作的,如果不肯辦林泰來,必招致兩個王老大人的不滿。
而林泰來目前只是和申府二公子走得近,申首輔本人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林泰來是誰。
孰輕孰重,哪邊更重視,還是很容易分得清。”
但錢糧師爺也開口提醒道“一個林泰來是小事,但錢糧考核是大事,在江南地方,沒有比錢糧更重要的業績。
如今林泰來直接掌控第一都、第五都、第十三都,還間接掌控第十一都,已經成了氣候了。
而且這些地方都是離城里最近的鄉里,據我估計,能占據全縣錢糧的六分之一或者七分之一。
這個比例真不小了,若因為打林泰來,影響到這幾個都的錢糧征收,最后板子還是打在東主你身上。
所以東主必須慎重,打林泰來之前,首先要先考慮好錢糧怎么辦。”
刑名師爺又建議說“如果能找到能迅速取代林泰來的堂口勢力,就能盡量減少對錢糧征收的影響了。
必須在秋收之前打掉林泰來,然后讓新勢力堂口在秋收之前迅速接管那幾個片區。”
錢糧師爺問道“哪里有這樣的堂口”
刑名師爺迅速答話說“木瀆鎮三堂口的勢力,足以替代林泰來。
而且三堂平分林泰來管區,也不會導致一家獨大尾大不掉,更利于東主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