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林泰來一口一個名門,早早交卷并在旁邊圍觀的考生們忽然感到,王禹聲的名門出身,似乎反而成了輿論中的負擔。
他們這幫普通人,都被林泰來說得對搶占科舉資源的名門士子產生反感了。
鍋越扣越大,否定科舉的鍋都出來了,朱知府忍無可忍,再次拍案道
“既然別人質疑你,你這應試文章先不看了
你說考試由主考官做主,那本官親自當場考校你的才學。
但也不值得為了你浪費時間,所以本官出題目,你只來破題
如果破題都答不好,還寫什么文章”
在八股文中,破題兩句可謂是全文的靈魂。
在考生太多,文章太多的時候,有些主考官懶得都看,經常就只看看文章破題。
如果他對一篇文章的開頭破題兩句沒興趣,就不往下看了。
所以破題兩句,也極其考驗一個人的機巧。
林泰來挺無語的,王禹聲是這樣,朱知府也是這樣。
為什么你們這些高高在上的反派,總是有這樣自以為是的通病
為什么你們總是會覺得,無論你們怎么安排,別人就該照做
你們說要對證,別人就該接受對證你們說要考校,別人就該接受考校
更可笑的是,很多主角遇到這種情況,無論對方多么可惡,立刻就乖乖答應接受考校,完全按照別人的節奏走。
美其名曰,扮豬吃虎、先抑后揚。
但他林泰來可從來不是按照別人節奏行事的人啊
當即指著王禹聲,對朱知府說“府臺為什么不考這位王朋友
現在我也質疑他的才學,懷疑他考試有弊,同樣請府臺大人考校他”
聽到又說自己,王禹聲立刻提醒道“府臺不可上了林泰來的當
此人只是濫逞口舌之利,避免接受考校對證而已”
說完之后,王禹聲對自己的很滿意。在他這個年紀,能像他這么清醒,善于抓住要害的人不多。
朱知府又對林泰來不懷好意的問道“你當真不敢接受考校”
林泰來忽然仰天“哈哈”大笑幾聲,指了指王禹聲又指了指朱知府,開口道
“我剛才就說過,一介名門學子,在考場上公然插手另一個學子的去留,這很不合適
如果主考官非但不制止和懲戒這種行為,甚至還一而再,再而三縱容,這就是瀆職
而且主考官勾結名門考生,在考場當眾欺壓罷斥寒門考生,簡直惡劣至極
在下出了考場,就去向巡按去控告如果巡按不理,在下就去京城控告”
臥槽朱知府吃了一驚,沒防備林泰來如此上綱上線,一不小心被抓住了話柄
關鍵是,林泰來背后真有人,他也真敢去上告
都怪這姓王的小年輕,不懂規矩胡亂吵吵,把自己連累到了
不能讓林泰來再繼續說下去朱知府當機立斷,大喝道
“左右何在考生王禹聲擾亂考場,將此人逐出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