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城已經流傳起一句話,“蘇州城亂不亂,林坐館說了算”。
但在這風口浪尖上,林坐館卻扔下了亂攤子,說走就走,出發前往南京城。
在考試制度為國家取才根本大法的前提下,沒有什么權力能阻攔一位考生去趕考,官員也不行
林泰來帶上了左右護法張家兄弟,以及四個伙計,乘坐神威烈水號,沿運河向北而去。
張家兄弟不解的問道“九月才是武鄉試時間,現在去是不是有點早”
主要是武科鄉試的考生沒有多少交際需求,不像文科鄉試考生,往往把鄉試當成交際時間,所以動輒提前幾個月到,然后呼朋喚友的各種聚會。
林大官人答道“現在蘇州城已成是非之地,實在不好久留。萬一平衡不好,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
若能取得武舉功名回來,多少有點護身作用,起碼身份能高一點。”
林泰來從蘇州城北上第一站,就停留在了滸墅關。
然后登岸去拜訪王之都,并把幾個人犯交給了稅使王之都。
“在下要去南京,可是木瀆港那邊缺乏正規牢房,所以擔心手里幾個人犯被劫走。
而關署這邊墻高壁堅,牢獄森嚴,煩請王公幫忙看管兩月。”
王之都答應說“這些都好說”
此后便讓禁卒去收押了幾名人犯,共計有席思危、席思成、范允臨、沈信等四人。
同時又對林泰來說“其實我正要找你,我那二兄近日有來信。”
林大官人下意識的說“王司徒與我能有什么關系,又不是令妹的家書。”
王之都忍住了打人的沖動,趕緊說正事“信里提到,復古派后七子里官位最高的張佳胤,回朝擔任兵部尚書了。”
林泰來夾雜不清的嘀咕說“怎么每一代復古派七子,都有個官至兵部尚書的人”
復古派前七子里有王廷相,后七子里有張佳胤,還都是本代七子里官位最高的一個,歷史也太巧合了。
王之都無視了林大官人的無聊吐槽,繼續往下說“所以二兄的意思就是,讓我在江南不要再得罪復古派,尤其復古派盟主王世貞就在江南。”
林泰來起身行了個禮“沒想到在下一個微末之人,也能勞駕王司徒關心,萬分感激全在心里”
王之都“”
你林泰來說的什么是意思,為何聽不懂
林大官人說“王司徒一定是擔心,萬一在下明年進京參加武科會試,會折在這位新兵部尚書張佳胤手里,導致白折騰一趟。”
武科考試和文科不一樣,是由兵部尚書主考的。
王之都無語,你林泰來總是對小妹自作多情也就算了,怎么對二哥也開始自作多情
林泰來疑惑的反問“難道不是”
王之都忍無可忍的解釋說“我那二侄子象乾,有可能要去宣府做官,而宣府可是兵部的地盤”
林泰來“哦”了一聲,晚明邊鎮大佬之一王象乾要開啟邊鎮官路了。
最后王之都總結說“二哥怕得罪復古派太深,會影響到象乾的前程
所以今后在復古派的問題上,我未必能助伱了。”
林泰來嘆口氣,官場就是這樣,關系網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
不幫自己的言外之意,是不是還要去拉攏復古派
甚至說,還有可能賣了自己討好復古派政治人物都是如此無情嗎
“我話講完,你怎么看”王之都問道。
林泰來不滿的說“關于復古派的沒落,我已經幫王公分析過很多次了
在這個問題上,不要那么目光短淺,計較一時之得失。”
王之都無奈的說“我二哥如今年事已高,正全力扶持象乾侄兒,心里見不得一點風險。”
于是林大官人回應說“你可回信給王司徒,復古派的兵部尚書縱然厲害,但我們更新社的盟主申季子未嘗不犀利”
王之都“”
復古派更新社你林泰來這嘴上,真是就沒輸過。
而后王稅使也沒再說什么,大手一揮“正事說完了,你走吧不耽誤你趕路的時間了”
但林大官人卻端著茶杯磨磨蹭蹭的喝著,沒有告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