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里,鄧知縣拍了下案子。一切盡在不言中,干了
確實如同鄭師爺說的,雖然解決不了問題,但能減緩自己壓力
麻煩不是自己惹出來的,憑什么要他承受最大壓力
如果自身都難保了,還管什么上下尊卑如果要死,那就一起死
于是林解元被抓事件的更多細節,又從吳縣開始發酵了。
細節一林解元回城之日,洞庭商賊組織人手進行圍堵,巡撫、府衙、縣衙三級全都知道,但全部無所作為,任由商賊為所欲為。
細節二巡撫甚至還派了一千標兵協助商賊,參與對林解元的圍堵,而后這一千標兵坐視林解元被南京人捉走。
細節三洞庭商幫是為了開拓南京城這個巨型消費市場,才會與南京武家合作,見利忘義的出賣林解元。
當這些細節廣為流傳后,壓力最大的人就變成了韋巡撫。
作為一個五十九歲、已經沒有上升空間、只想撈一筆致仕的巡撫而言,他并不害怕丑聞。
但他害怕出現完全失控的事情,自己不得不頂罪,然后導致自己被追查然后退贓。
江南巡撫就是江南錢糧的第一負責人,如果錢糧出了大問題,又能有誰替他分擔責任
但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甚至連制造問題的人都找不到了。
在這些天,萬民口口相傳的林解元,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下,從未現身于人前。
其實此時此刻,林解元已經能望見石頭城的城墻了。
沒錯,闊別半個多月后,他又折返南京城。
這次路上走得很慢很慢,而且還在滸墅關磨蹭了幾天才走。
畢竟事情發酵需要時間,輿情風暴反饋到南京城同樣也需要時間。
至于林大官人為什么要重回南京城,那是因為他作為輿論風暴中心人物,不適合呆在蘇州府。
林大官人身邊還有十來個軍士,畢竟名義上是被京衛官軍抓來的。
這十來個軍士其實都是魏國公的人,但對外絕對不會承認身份,只籠統說是京衛官軍。
當初魏國公門客盛先生找上門來后,就與林泰來各取所需敲定了詳細合作方案。
然后才有了楓橋外,林泰來假裝被“京衛”官軍捉走的事情。
船只到了南京城外的龍江關,又上岸后,這些軍士將林泰來押送到了龍江關的張把總面前。
然后這些軍士便一哄而散,從此不知所終。
只留下了一臉懵逼的張把總,不明白這是什么情況。
作為守衛關卡的武官,在消息方面還是很靈通的,聽說過蘇州府的輿論風暴。
但沒想到,輿論風暴的中心人物今天忽然就直接出現在了自己面前。
林泰來解釋說“我現在是個階下囚,被京衛官軍捉拿至此,并遞交給了張大人你。”
張把總還是懵逼,下意識道“那本官又該如何處置”
林泰來理所當然的說“當然是押解我入城,交給有司審問。”
張把總又問“說清楚點,有司到底是哪家衙門”
林泰來回應說“這我哪知道我就知道,嘿,我是被伱們京衛的人抓到這里了
但我又不知道是哪家抓我,也不知道誰要治罪我”
張把總“”
這到底是個什么葫蘆事情怎么一點都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