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后,家奴又關上了大門。
在鄭家家奴看來,對這種無禮之客,不動人就已經是客氣了。
這蘇州林生自然就是林泰來了,別人就算冒充也不敢這樣冒充。
雖然吃了個閉門羹,但林泰來不氣不惱,又一次抬起腳來,不緊不慢的踹著大門。
“咚咚咚咚咚”的聲音連綿不絕,聽得里面護院家奴心煩意亂。
當即又打開了大門,沖出來見人就打
林大官人后撤了幾步,一直退到臺階下,驚叫道“你們鄭家怎么還打人”
然后林大官人就邁著輕盈的步伐,在大門前空地上來來回回的躲閃著。
那三個沖出來的鄭家家奴揮拳蹬腿的打了半天,打了個寂寞,連外面那人的身影都沒摸著。
于是終于感到了一絲絲的不對勁,但又說不上哪里不對勁。
商業大都會市民的特點就是愛看熱鬧,更何況小東門附近本來就是當今揚州城最熱鬧的地帶之一。
街頭巷尾不知不覺聚集了一些人,伸著脖子朝這邊看。
大部分人還不知道前因后果,當即就有人問“怎么了怎么了”
隨后就有人解說“那高個大漢要見蘇州來的白花魁,被鄭鹽商的家奴圍攻。”
又有人問“這個漢子是誰”
還是有人善解人意的解說“此人自稱蘇州林生,疑似蘇州城第一好漢、今科武解元林泰來。”
還有人問“林解元和白花魁什么關系”
仍然有人解說“林解元一直苦戀白花魁,白花魁也一直對林解元有意。
但有情人難成眷屬,白花魁被賣給了我們揚州的鄭鹽商,所以林解元追到了揚州。”
得知了前因后果,大部分吃瓜路人頓時心滿意足。
只感覺今天吃瓜的體驗太好了,無論有什么疑惑,全都有人解說,讓人吃的暢快淋漓。
然后英明神武的評論道“鄭家不是好相與的,林解元到了揚州,只怕也要吃虧啊。”
那三個家奴終于把自己也打累了,氣喘吁吁的指著林大官人,虛張聲勢的罵道“辣你娘再敢在門前晃悠,定要你吃幾板刀”
等三個家奴回了門里又關上大門后,林泰來溜達到白墻邊,不知何時手里多了筆墨,然后提筆就往墻上寫字。
剛才怕被傷及自身,所以站得比較遠的路人們看得不太清楚。
當然就算看清楚也不一定有用,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識字。
就在這時候,人群里忽然有幾個人,各自手持一大疊紙單子,吆喝著“這紙上印的就是墻上題詞”
眾人聞言,不管識字不識字的,立刻就七手八腳的去搶紙稿。不識字的,也可以拿回去給人看。
那幾個人也是來者不拒,只要有人索要,全都奉上一份紙稿。
于是眾人再一次感受到,今天這吃瓜體驗,簡直超乎尋常的好。
吃瓜多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絲滑。
有識字的讀書人當即就打開紙稿看去,順便吟誦出聲。
只見上面是一首小詞,題目寫著菩薩蠻,憶白姬,正文則是
“薔薇未洗胭脂雨,東風不合催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