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刻,敢站在嘩變漕軍和巡撫標兵之間,高喊“以和為貴”還不被打的人,也只有一個林大官人了。
而且直接吸引了從巡撫、鹽商領袖、巡撫標兵再到嘩變漕軍、現場吃瓜群眾等數千人的目光。
鹽商領袖鄭之彥氣急敗壞的喝道“林泰來,你膽敢”
“你這個渾身銅臭的鹽商閉嘴”林大官人傲慢的打斷了鄭員外,“你滾一邊去等著先讓我和漕軍兄弟們說幾句話”
短短兩句話,立刻就顯出親疏有別了。
隨后林泰來面向上千鬧事的人群,高聲說“總這樣鬧也不是辦法,漕軍兄弟們也得不到多大實際好處。
想必我林泰來在蘇州鄉親這里還是有幾分名聲的,而且我目前有武舉功名,說不定將來也要要進入衛所任職,與漕軍兄弟也不是外人
因而便出面做個調解人,請漕軍兄弟們相信我”
說完了后,林大官人緊緊盯著嘩變人群,心里稍微有點緊張。
在他心里,現在才是最重要一個環節考驗自己這塊金字招牌到底亮不亮的時候到了
其實這些所謂的上千“嘩變漕軍”里,只有一小半是趙大武趙百戶的手下漕軍,還有一小半是林泰來手下伙計混在里面的。
其他人都是聞訊而來的別家蘇州漕軍,一起聲援同鄉漕軍兄弟的。
就像趙百戶剛才所說的,出門在外的漕軍很抱團,有事都是要互相支援,不然在外地長途運輸很難生存。
而且漕軍本身就出自衛所,天然就具備一定的組織性。
一般情況下,人群里有半數自己人就完全夠用了,足以左右和主導這上千人的動向,其他人一般都會下意識的從眾。
在亂世時,幾千親信精銳就能裹挾幾萬甚至十幾萬人,就是這個道理。
當即有幾十個人帶頭回應道“久聞林大官人高義,愿請林大官人替我等做主”
稍稍延遲了片刻后,其余人便一起叫道“愿請林大官人替我等做主”
畢竟在蘇州城,無論底層江湖還是上層名流,林大官人的名聲實在太響亮,而且信用非常好。
這個信用有兩層意思,第一層就是,說要辦到的事就一定能辦到,說滅伱全家就一定滅你全家,絕不言而無信。
第二層就是,跟著林大官人混的人,到目前為止,無一例外都吃肉喝湯了,這也是比黃金還真的信用。
所以這幫蘇州漕軍就算不認識林泰來,此時也愿意相信林泰來,這就是江湖威信和聲望。
在里,就是那種一聽名字后“納頭便拜”的檔次了。
林泰來眼看著安撫住了“嘩變漕軍”,并得到了上千人的一致認可和“擁戴”,這才徹底松了口氣。
今天計劃進行到了這個地步,最難的環節都已經過去,基本上就成功大半了
林大官人一邊想著,一邊又轉向了鄭員外,毫不客氣的說“你過來談談”
但鄭員外并沒有上前,反而往后面縮了縮,徹底將自己“藏”在巡撫標兵里。
于是林大官人主動大踏幾步走了過去,仿佛旁若無人,完全沒看到那些巡撫標兵似的。
本來在鄭員外和林大官人之間,還有十幾個巡撫標兵,但此刻像是得到了什么指令,瞬間就很有默契的一起散開了。
完完整整的暴露在林大官人面前的鄭員外“”
對這些巡撫標兵而言,職責就是保證巡撫安全,什么鄭鹽商之類的并不在職責范圍內,犯不上為此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