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很感興趣的繼續問道“怎么才能得到這個富貴”
如果別人說這話,李如松只會當他胡言亂語,但眼前這個解元似乎有點東西。
聽說原南京守備大臣就是栽在了某解元手里,然后才有徐魏公上位。
林泰來淡淡的說“只要寫一封奏疏,盡快送到昌平行在,就足夠了”
李如松不可思議的說“竟如此簡單奏疏上寫什么”
林泰來答道“當然是寫能讓圣上龍顏大悅的話。”
李如松感覺這句話就是屁話,又催著問道“怎么才能讓圣上龍顏大悅”
林泰來又答道“圣上目前最關注的事情,就是壽宮選址。
圣上召了那么多文武百官陪同勘察,就是心里拿不定主意,想多聽聽意見。
李都督雖然沒去,也可以上疏發表看法,博取圣上的嘉賞。”
李如松無語,聽了半天還是屁話,誰不想發表意見,獲取皇帝稱贊獎賞
但天威莫測,尤其又是涉及到生死問題的壽宮,話題相當敏感,一個不好就容易被圣上誤會。
林泰來自信的說“如果你信我,就照著我說去寫,也算是你我有緣,送你一次富貴
別看去了那么多大臣陪伴圣上,結果風頭都被你一份奏疏搶走,豈不爽哉”
李如松還是忍不住這個誘惑,“怎么寫”
林泰來指點說“天壽山陵寢中,以成祖長陵居中,其余左右分布。
其中世宗皇帝的永陵在陽翠嶺下,位于長陵之左,規制僅次于長陵。
如今為圣上初擬的壽宮位于大峪山下,但褒貶不一導致圣上拿捏不定。
你只需要上疏說,大峪山與陽翠嶺東西而立,如果壽宮定于大峪山下,便能與世宗皇帝永陵東西對應,形成一個對稱,此乃天賜吉壤也
等到興建壽宮時,可以按照永陵規制,如此便能與永陵形成互相呼應的格局。”
李如松還是有點疑惑的說“如此真可以”
林泰來不解釋,只說“信我就靈,但你若是不信,那我也沒法子。”
林大官人當然有理由,但出于謹慎不能說出理由。因為私自揣測帝心,總是個有點犯忌諱的事情,能不說就不說。
李如松又道“你為什么不親自上疏”
林大官人無奈的說“我倒是想自己吃下這個富貴,但我現在沒有上疏渠道,能直接把奏疏送到行在
如果李都督你不放心,大可以把我名字也寫進去,就說是聽到了我的議論
如果真出了什么問題,我也一起倒霉”
聽到這里,李如松倒是有些放心了。
一開始寫的不是這樣,后來又大改了一遍,真累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