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苦笑道“你這話,有怨氣啊,真合適說給首輔”
林泰來不滿的說“就是要讓首輔知道,我有怨氣想必以首輔的大度,不會跟我這個同鄉后輩計較”
史上申時行就以寬厚著稱,尤其是在小事上特別寬厚,不然林大官人也不至于故意作死。
當晚林泰來又一次住進了寧遠伯府,在這里還是安全的。
現實位面里的錦衣衛在大多數時候,并不像影視里那樣,能夠在權貴階層肆意橫行、為所欲為。
大多數權貴怕的并不是廠衛沖進家里,而是怕關鍵時刻被廠衛打小報告。
到了第二天,李如松大清早就出發,并來到德勝門外,和一群文武官員迎駕。
上午時候,天子旌旗出現在眾人視野里。
沒什么稀奇的,一切根據禮儀按部就班就是了,大部分大臣都是混在人群里隨大流。
但是今天在禮儀上出了一點小事故,今年已經七十的戶部尚書畢鏘因為年邁體虛,不小心失足跌倒在地。
萬歷皇帝原諒了老臣子的失儀,下旨讓親軍將畢尚書護送回家。
有點政治嗅覺的看到這一幕,都能估計出,畢尚書大概馬上就要請求致仕了。
戶部尚書那可是除了宰輔大學士之外,外朝文官僅次于吏部尚書的第二人啊。
萬歷皇帝輦駕先進城,扈從皇帝去天壽山的大臣和留京大臣在后面合流。
李如松趁機找到申首輔傳話,申首輔沉吟了一下后說“讓他半夜時過來見我。”
在過去的壽宮選址風波里,李如松一封奏疏直接終結了風波。
這直接幫助到了卷入漩渦的申首輔,所以申首輔必須要賣李如松的面子。
林泰來讓李如松去幫忙傳話,也是考慮到了這些因素。
等李如松回到寧遠伯府,將申首輔回話告訴林泰來后,林泰來立刻讓伙計們重新收拾行李。
李如松愕然道“這是干什么難道府中有人慢待了你們”
林大官人自信的說“等過了今天,我就會搬到申府去住”
雖然嘴上如此自信,但在去申府之前,林泰來心里還是反復琢磨申時行這個人。
畢竟這是預設的大腿,而且也是林泰來迄今為止,最有可能接近的權力高層。
在明代政治史上,首輔權勢的大小變化是一條很值得研究的脈絡。
在明代中后期,有一個強勢首輔時期,意思就是內閣首輔權勢最盛,可以直接威壓外朝六部的時期。
大明最有名氣的一些首輔,基本都在這個時期。
一般來說,公認的強勢首輔起源于楊廷和,巔峰是張居正,最后的余暉就是申時行。
在申時行執政的時候,還能勉強壓制六部,但申時行之后,首輔就逐漸失去了對六部尤其是吏部的控制權。
站在這個歷史維度來看,申時行也算是個標志性人物,是強勢首輔時期結束的符號。
如果想從文史資料中分析申時行的性格,只會覺得很模糊,缺乏鮮明的辨識度。
為人寬厚,但也會報復人;處事圓滑,但也有原則,經常拯救犯顏直諫的言官;
和張居正關系不錯,但也被萬歷皇帝信任;總體上是個好人,但欲望挺多,也經常結黨營私拉幫結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