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聽到的其他幾個名字,太仆寺少卿李植和御史曾乾亨和文壇文脈關系不大,但有個共同點就是反申時行。
至于禮部員外郎王之猷,估計就是王家派來看熱鬧的。
剖析完畢后,林大官人便做出判斷,這是趙用賢以為唐狀元慶功為借口、以復古派文脈為基礎,凝聚人望并順便拉攏其他反申時行勢力的雅集。
于是林泰來就說“等那邊人來的差不多時,我就過去”
董其昌惴惴不安的問道“你沒有請帖,不會真的要打進去吧”
“怎么會”林泰來不滿的反問“我是那樣不講禮數的人嗎”
然后又說“雖然我沒有請帖,但我有名帖啊
到時候,我只需要投進一張前狀元之子的名帖,他們還能不接待”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既然雅集打著為唐狀元慶功的名義,那么前狀元之子到場祝賀,就稱得上風雅佳話,不能拒之門外。
但董其昌還是疑惑的說“你哪來的前狀元之子名帖你不會是想要冒充別人吧”
林泰來指了指身后的申用懋,“隆重給你介紹一下,此乃前狀元現首輔之子申家懋大爺”
董其昌“”
原來這個一言不發,只會板著臉跟在后面的文雅年輕人,是申首輔的大兒子。
他剛才一直以為,這是林泰來新招來的文化型跟班。
對了,如果林泰來真和首輔家這么熟,那三年后的會試
申用懋卻很不給面子的說“我今日出門沒帶名帖。”
林大官人風輕云淡的對左護法張文揮了揮手,然后便見張文拿下隨身背的皮囊,伸手向里面掏去。
又聽林大官人不慌不忙的說“不要緊,今日出門之前,我讓貴府管事拿了幾張名帖給我,以備不時之需,沒想到真能用上。”
“你不要太過分”申用懋怒道,“我同意你拿我的名帖了嗎”
林大官人回應道“反正令尊同意了。”
申用懋“”
隨即林大官人又指著側院方向說“看看這形勢,如果我不加以阻止,說不定就要產生一個針對令尊的小聯盟
我簡直為令尊、為你們申家操碎了心,用你幾張名帖又怎么了”
聽著林泰來這幾句話,董其昌簡直心驚肉跳自己不會被卷入高端政斗,然后粉身碎骨吧
此時的董其昌還不是日后名滿天下的文藝界頂流巨星,只是一個連進士都沒考中的卑微小舉人。
幸虧林大官人善解人意的對董其昌說“你先回去吧,等一會兒我們自行過去,不用你陪著一起了。”
董其昌如蒙大赦,先去雅集里混圈了,不,繼續幫林泰來收集信息。
又等了半個時辰,林泰來讓張文前往側院門口,把申用懋的名帖投進去,然后口頭報了一個“前狀元之子”的身份。
不出所料,便有管事的人出來引著進去。按照文壇觀念,如果不放人進去,那就只會被人笑話。
于是雅集席間諸公便看到,申相的好大兒沒精打采的走了過來。
但在申大爺的身后,卻跟著一個威武雄壯、人高馬大、氣宇軒昂、顧盼自雄的書生,看服飾姑且算是書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