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起鄭國泰,就必須要先說他的妹妹鄭貴妃,這是一個最受萬歷皇帝寵愛的妃子。
而且歷史上的鄭貴妃陪伴萬歷皇帝三十八年,一直都能維持寵愛不衰,她沒有皇后的名頭和禮制,但在后宮卻有皇后之實。
為了鄭貴妃所生的皇三子,萬歷皇帝能和大臣一直斗氣二三十年,堪稱大明第四深情。
第一是太祖高皇帝對馬皇后,第二是憲宗對萬貴妃,第三是孝宗對張皇后,第四就是萬歷皇帝對鄭貴妃。
經常在后世影視里擔當反派角色的鄭貴妃,秉性其實不算惡毒之人,但也是一個挺能折騰事情的貴妃,被人津津樂道的那些明宮“奇案”里,不少都和鄭貴妃有關聯。
而報名參加了今科武試的鄭國泰就是鄭貴妃唯一的親兄長,外戚鄭家的骨干。
想到這里,林大官人就感到,自己或許是被“蝴蝶效應”了。
歷史上鄭國泰肯定沒有參加武科會試,正如歷史上的萬歷十四年肯定沒有武狀元。
難道自己弄出了大明第一武狀元的噱頭后,把鄭國泰吸引到了
外戚鄭家肯定不缺皇帝的關照,經常因為超額封賞而被大臣詬病,但鄭家缺的是獲賜特殊恩典的正當理由,以及能讓家族臉面增光的東西。
申時行看到林泰來的表現極為不正常,就提醒說“你確定還要奪取武狀元其實這個武狀元沒那么重要。”
武科之所以不受重視,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出路一般。
不像文科,中了進士就是清流,三鼎甲直接入翰林,在官場號稱“天上仙”。
而武進士就沒有這些榮耀,武舉制度正式確立后的正、弘年間,武官中了武進士的待遇就是原官提一級,普通人中了武進士的待遇就是授予經歷、知事、巡檢等低級官職。
即便拿到武試第一,武官待遇是提兩級,普通人就是授予正五品千戶。
一直到嘉靖南北都出了亂子之后,武進士的出路待遇才稍微好了點,普通人和低級旗校也有方鎮幕僚、帶隊營官、城堡守備、營兵教練之類的職務可以選。
在申時行這首輔眼里,林大官人這么有才華,出路多多,確實不用守著武科不放。
如果首輔使使勁,冒著被人罵的壓力,保林泰來一個舉人括號文科,問題也不是很大。
所以說,真沒必要跟武科較勁,就算弄個文科出身,同樣不影響使槍弄棒上陣殺敵的愛好。
當然并不是說首輔怕了什么鄭國泰,在大明抑制外戚權力的體制下,首輔要是連外戚都壓不住,那簡直就是笑話。
歸根結底還是個性價比問題,申首輔盤算利益得失時,最喜歡講究的就是性價比。
感覺為了一個沒什么卵用的武狀元,和得寵的鄭家硬剛一下不是很劃算。
林泰來答話說“本來不拿武狀元也無所謂,但看到鄭國泰也來覬覦,那就必須要爭了”
申時行“”
你林泰來這又是什么邏輯怎么完全聽不懂
先前也沒聽說過,你林泰來和鄭家有仇啊,何至于如此針對鄭國泰
申首輔再次問道“除了狀元,還有第二第三,也差不了多少。”
“我已經是蘇州第一、南直隸第一,最后的京城第一怎能放棄”林大官人毫不猶豫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