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林大官人是唯一屢屢公然放言,定要奪取武試第一的人,誰不想看看他究竟是何等樣人。
再說林大官人是考生中最能惹事,近期名聲最響亮的一個,一個人打了幾十個廠衛緝事官校的事兒,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還聽說此人和戶部實權侍郎家的小妹出雙入對,一起親密的去顯靈宮上香,更讓社會地位普遍不高的武試考生羨慕嫉妒恨。
感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林大官人夷然不懼,環視四周后,大聲的說“你們都是來爭奪第二的嗎”
一句話頓時就在人群里引起了嘩然,但是等了半天,還是沒人沖出來。
這讓林大官人很失望,一是沒有引發大戰,要是被迫防守反擊,再放倒一批就好了,這就是現場展示勇武啊。
二是沒有把報名參加武試的鄭國泰給釣出來,上千人站在這里,林大官人也不知道哪個是鄭國泰。
沒有達成預期的林大官人心里直犯嘀咕,這鄭國泰如此能忍的嗎
正在這時,開始入場搜檢了,林大官人只好放下了小心思,專心考試。
文場題目兩道,論的題目是論述如何用火器守邊,策的題目管理海島和征剿海賊。
看到這倆題目,林大官人便感慨,只要是個在網上混過幾年的軍史鍵政,都能水上幾千字。
所以林大官人一直寫到了天黑,一共水了七千多字,比南直隸鄉試還多了一千字,應該夠用了。
畢竟論起文化水平,南京武官可能是天下武官群體里最高的。六千字在南京夠用,七千字在會試應該也沒問題。
負責糊名的收卷官都看傻了,武科考試還有這么能寫的
回到王家住處休息了兩天,四月十二日又到了武試的第二場,地點在城東京師武學校場。
第二場有兩種項目,射箭和膂力,考生可以任選其一,擅長哪個就選哪個。
林泰來當然還是選擇簡單明了的膂力,他又沒訓練過弓箭。
在周圍駭然的目光中,林大官人抱起了五百斤的石墩,他內心波瀾不驚。
每場考試的結果都是要分等次的,以膂力為例,正常的三個重量級分別對應著上等、中等、下等。
基本上只是擺設的五百斤級石墩,被林大官人抱起來把玩過后,就得到了比上等還高的上上等評級。
正當林大官人四顧茫然,感受著無敵寂寞的時候,突然從箭場那邊傳來了爆炸性的歡呼聲。
隨即就有人跑到膂力場地這里,激動的叫道“有個叫鄭國泰的,馬步六箭全中,上上等”
這下連這邊的人也發出了驚呼聲,六箭全中,也是非常罕見的了,不亞于把玩五百斤石墩。
按照考試規定,考生一共要騎射三箭,步射三箭。
騎射和步射各中兩箭的,就算上等了;一項中兩箭另一項中一箭的,就是中上等;各種一箭的,算是中下等;剩下的都是下等了。
每項三箭一共六箭全中,這成績就超出了上等
所以只能和林大官人把玩五百斤石墩一樣,單獨列為上上等了。
不過從技巧性和觀賞性來看,還是射箭更吸引人一點。
林大官人忍不住冷哼一聲,這是他參加各級武科考試以來,第一次有人和自己爭風頭
他可沒有什么尊重對手、亦敵亦友的思想,他只想把對手都踩下去。
尤其這個爭風頭的人,還是自己最大的惡意競爭對手。
在腦中迅速檢索了一下鄭國泰的信息后,林大官人立刻就發現了一個華點。
作為深度參與了萬歷朝政治大亂斗、制造出了很多幺蛾子的歷史名人,史料對鄭國泰的記載還是很多的,不像其他不受重視的外戚那樣寥寥數筆語焉不詳。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鄭國泰真有“百發百中”這樣的絕頂射術,為何記載詳細的史料中從沒有提起過
林大官人又仔細回想了一下,關于鄭國泰的史料很多,但確實沒有提到過射術
如果歷史上的鄭國泰有這樣的絕頂射術,那就不可能一直只掛名虛職啊,萬歷皇帝也不會放著現成理由不用,不趁機給鄭國泰賞賜
繼續求票,打榜打榜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