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歷史上,蘇州知府石崑玉以打擊豪強而聞名,在蘇州抓住了申家人違法的把柄。
當時在別人眼里,巡撫李淶和申首輔交情很好,而且首輔申時行確實也想讓李淶把事情擺平。
按照正常套路,巡撫李淶的辦法不外乎以下兩種。
要么找知府石崑玉談判,進行利益交換;要么利用職權,強壓石知府,幫助申家人脫罪。
結果李淶的行動讓后世人匪夷所思,他居然非常無厘頭的憑空誣陷石知府,直接指控石知府貪污了吳縣縣庫五千兩銀子。
石知府當然不可能承認,然后李巡撫就這樣與石知府激情互噴,矛盾大幅度升級。一下子把事情徹底鬧大,到了朝野轟動的地步。
朝廷派人去蘇州查了查,結論就是石知府清清白白,完全沒有貪污。
由于石崑玉之前制造出了好名聲,李淶這種“污人清白”的行為立即引發了巨大的公憤。
接下來就是常見的戲碼,一干清流言官瘋狂圍攻巡撫李淶和疑似幕后指使者申首輔。
李淶扛不住壓力辭官了,申首輔也心累的不想干了,就和李淶前后腳一起辭官了。
每每想到這段歷史公案,林大官人就覺得,巡撫李淶的表現像是一個臥底,是敵對勢力埋伏在申首輔這邊的自殺式人肉炸彈。
不然的話,李淶那些行為動機根本解釋不通。
所以一看到新知府叫石崑玉,新巡撫叫李淶,林大官人立刻就明白,陰謀來了,而且提前三年來了。
站在上帝視角,林大官人當然也能看出,別人如此大費周折,主要目標肯定不是自己,而是申首輔。
因為拿出一個頂級巡撫加一個頂級知府為代價,只為打死一個林泰來,那顯然是不劃算的。
畢竟在高層政治人物的眼里,他林泰來就是申首輔的一個黨羽而已。
所以還是讓申二爺招搖過市,繼續大拆大建,繼續兼并田產,站在最前排賣個破綻吸引敵方火力吧
敵人從申二爺這里入手,才能直接牽扯到申首輔
這就是林大官人敢于暫離蘇州,前往揚州的底氣。
反正已經知道了對方的大致套路,等到出了事情后,林大官人再回蘇州收拾爛攤子就行了。
與此同時,林大官人也有心訓練一下組織的抗壓性,看看自己不在蘇州時,社團上下能不能承受一定壓力。
如果只因為自己不在蘇州,社團稍微遇到壓力就能崩個盤,那這兩年時間的經營就算是白費了,還不如趁早解散
這次去揚州城,林大官人帶了一百“家丁”和數百蘇州衛漕軍,以及蘇州府本年度第一批運往揚州水次倉的漕糧,共計五萬石。
還有幾個特殊人物,也自帶船只和資金,跟隨林大官人前往揚州城,那就是蘇州書畫界的代表,有蘇州書畫市場頭號操盤手、經紀人張鳳翼、頭號造假圣手陸士成等人。
脫離了蘇州城那個忙到飛起的環境,林大官人心情不錯,悠閑的坐在船艙里,哼著小曲看著兩岸春光。
右護法張武閑著無聊,就對林大官人說著話“坐館又不是第一次與揚州,為何如此開心”
林大官人答道“先前去揚州,總是顧慮太多,所以束手束腳,未能盡興。
而這次終于可以放開手腳了,為所欲為了,怎么能不使我開心”
張武頓時大驚失色“坐館使不得現在就攻占府縣城池,是不是太早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