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本次揚州文壇大會期間,第二次由王老盟主親自主持的雅集,在蜀岡上平山堂召開。
這次參加雅集的人數,比上次足足多了一倍。
入場士人不看來歷,不看名氣,不看官職,不看家世,只看銀子,非常公平
當然,那些有足夠來歷、有足夠名氣、有足夠官職、有足夠家世的人,也不會花這二十兩銀子。
正常情況下,他們是有辦法、有渠道見到老盟主的。
假如他們今天掏了二十兩銀子“參觀”老盟主,那么以后再見到時,怎么和老盟主相處
所以花錢入場的人,其實都不是文壇主流人物。
唯一能免費入場的人就是張佳胤,但他這次卻沒有出現。
雖然張佳胤和王世貞訂交三十年,同為復古派后七子,心里也很想幫王世貞,但也得面對現實啊。
歷任督撫和兵部尚書的張佳胤,與驕兵悍將打交道經驗豐富,還是比較務實的。
他心里很清楚,林泰來并不會真聽他的,他只掛著一個“武座師”名頭而已。
再說他現在已經不是兵部尚書,手里也沒權力命令林泰來。
既然無能為力,所以干脆就不來了,眼不見心不煩。反正林泰來做過保證,王世貞的人身安全不會有問題。
當林大官人來到山門的時候,揚州衛的武官低聲問道“這次銀子怎么處置”
林大官人指示道“如果不是有王公在此坐鎮,哪有你們的外快你們不欲感謝王公否”
這武官試探著說“今天的一半由我們官軍分了,另一半給王公”
林大官人點了點頭,贊賞的說“做人要飲水思源,如此甚好”
于是此后有不少軍士舉著銀子高呼“謝過王公厚賜”
坐在堂中的王老盟主聽到外面擁戴自己的呼聲,內心已經無喜無悲。
他很明白,除了有自盡的決心,此時任何多余的情緒都是沒有用的。
忽然間,平山堂所有門戶大開,外面的光線照進了平山堂里面。
當初修建平山堂,很大程度是為了遠眺美景,這是平山堂最大的特色,所以平山堂正面除了門扇,就是可以打開的落地窗。
在這春暖花開的三月初,當所有門窗打開后,外面和堂里就渾然融為一體。
但在老盟主看來,如果沒有林泰來和數百官軍,眼前一切又該是多么美好
林大官人沒有走進堂中,站在外面對王老盟主說“今日人數差不多了,雅集可以開始了”
王老盟主不想說話,但林大官人似乎也不在意,朝著西邊月門招了招手。
有個外罩粉色紗衣的美麗小娘子娉娉裊裊的走了出來,登時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身后還跟著兩個婢女,捧著琵琶等物事,一直走到了堂前。
林大官人又對王老盟主說“此乃揚州樊姬也,歌舞雙絕,人所稱譽
今日愿在弇州公面前獻藝,為雅集助興”
王老盟主淡淡的掃了一眼樊姬,就是不說話。
對林大官人的盤算,王老盟主心知肚明。想借他文壇盟主的聲望去捧人,沒門
林大官人對樊姬比劃了一下,于是樊姬直接在堂前,直接表演了一段最拿手的蝴蝶舞。
作為今天雅集的開場節目,樊姬這蝴蝶舞引發了一片喝彩聲。
唯獨坐在堂中的王老盟主冷酷到底,一言不發。無論發生什么,今天主打一個閉口禪。
林大官人笑道“弇州公你今天是不愛笑嗎樊姬如此賣力氣,不開口點評幾句么”
王老盟主聞言,不但不說話,還把雙眼閉上了,開始闔目養神。
站在堂前獻藝的樊姬不知所措,自她出道以來,從沒這樣被冷落過。
林大官人長嘆一聲,意味深長的說了句“老盟主畢竟年紀大了在女色方面可能就淡了。”
王老盟主暗中攥了攥老拳,差點就中了“激將計”,差點就開口駁斥了。
又聽到林大官人繼續說“此情此景,不禁心生一首小詞,愿與諸君分享,也算是為今日雅集拋磚引玉吧。”
隨即林大官人吟誦道“楊柳小蠻腰,慣逐東風舞。學得琵琶出教坊,不是商人婦。
忙整玉搔頭,春筍纖纖露。老卻江南杜牧之,懶為秋娘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