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轎中,這位欽差大臣的心情很郁悶。
本以為是很簡單的走個過場的小任務,沒想到如此難搞。
對林泰來這種勢力無孔不入的地方惡霸,撕破了臉后,簡直防不勝防
只能先穩幾天,然后慢慢尋找突破口,給石知府一個清白。
正琢磨時,忽然大官轎停住了,長隨在轎外稟報道“似乎有人攔道告狀”
李世達不耐煩的說“與本院何干本院雖然是欽差,但又不管地方刑名”
然后從轎外又傳來了林姓護衛官的聲音“李欽差最好還是出來看看吧”
轎簾掀開,李世達走了出來,卻見當街中間坐著一個臟兮兮、破爛爛、黑黝黝的老頭子。
再細看,這老頭子雙腿都斷了,也不知道是怎么精準的出現在這里攔道。
而老頭旁邊還有三個不到十歲的小兒,披著破衣,個個骨瘦如柴,怯怯的圍在老頭子身邊。
眼見對方都慘成這樣了,李世達也不好扭頭就走,他還是要口碑和風評的。
那老頭舉著滿是泥土的雙手,稟告說“小的乃是吳縣人,家中赤貧,近日斷了糧,便去找縣中濟農倉借糧。
但濟農倉文書說,濟農倉如今沒有多余米糧可以外借。”
春天乃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也是貧民向濟農倉借糧的高峰期,然后到了秋收時再還上就是,一般不收利息。
旁邊的林泰來喝問道“胡說吳縣濟農倉儲備充盈,怎么會沒有米糧外借”
那臟老頭又繼續稟告說“聽說前些日子府衙從縣庫抽走了五千兩官銀,所以使得縣衙缺少用度。
數日之前,縣衙又臨時從濟農倉挪用了一萬石應急,導致濟農倉無糧可外借,小人這樣的貧民就沒了活路
有人說,銀子都被知府貪了,但小人不信
只懇請欽差大老爺做主,讓府衙把銀子退給縣衙,免得縣衙再占用濟農倉”
李世達轉頭對林大官人問道“這就是伱說容易出大事”
林大官人答道“起碼數千戶貧民受影響,如何不是大事
他們餓急眼了,又聽說被知府貪污了五千兩銀子,那么聚眾到府衙討說法啊,或者圍攻知府啊,都是很有可能的。”
感受到了濃濃的威脅意味,李世達怒道“濟農倉是縣里的事情,和府衙有什么直接干系”
林大官人又答道“李欽差可能不懂,我蘇州城自有城情在此
前兩年就是府衙強行從兩縣濟農倉撥走了數萬石米糧,最后虧空了二萬石。
幸虧去年有林氏善人接手了本縣濟農倉運營,拼命填補才補上了虧空。”
李欽差打斷了林大官人的解釋,很敏感的問道“林氏善人”
林大官人面不改色的回答說“這個林氏善人叫林運來,你不會以為是我吧”
然后繼續解釋“所以在這些依賴濟農倉周濟的貧民心里,對府衙是非常敏感的。
這次聽到,又是府衙從縣衙抽走銀子,才導他們無法正常從濟農倉借出米糧。
前年發生過的事情,今年又發生一遍,能不極度憤慨么”
李世達聽到這里,心里暗叫一聲“糟糕”
加上銀庫著火、掌印大爺自殺的事情,估計會衍生出知府貪污的傳言。
這不是五千兩官銀的壓力,而是幾千戶貧民的壓力而且肯定還是有組織的幾千戶貧民
不知道石知府能不能扛得住壓力,會不會很合理的“畏罪自盡”
發現了這個要命的問題,李世達立刻對林泰來說“先不要亂來”
林大官人淡淡的回應道“現在說這個,已經晚了。”
李世達終于感受到,這是自己從未見過的新型惡霸
掙錢多少看不出來,但是這組織能力和資源調動能力實在太恐怖了
寫不動了,睡覺去。求月票啊,到月底了,兜里肯定有啊明天繼續
本章完
atbaatb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